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 第373章 383收剑南,新法的根基(明天还有一

第373章 383收剑南,新法的根基(明天还有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大宋天中雒阳城,原为大秦东都。

城市规划,皇城设置,规制皆与西京无二。

四方形的城池,自南方三门中居中定鼎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便是直通皇城的天街。

东西宽一百四十米,南北长四千多米。

深秋云露深重,一眼看去,尽头处的庞大宫室好似掩藏在云中的仙宫,令人望而生畏。

李存孝立身紫薇皇城上空,俯视着正殿乾元殿后方正在修筑的通天宫。

密密麻麻的小人在地面来回穿梭,搬运各种灵木建材,其中领头者,赫然是新近受封殿前司诸班都指挥使的魏河。

他手下的御龙直军士,修炼的是霸下龙子功,擅长控制土石,是工兵的不二人选。

至于通天宫,也可以叫做明堂,乃天子布政之宫、祭祀宗庙之所、朝贺谒见之地。

所谓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显有能,褒有行者也。

计划当中,这座明堂的高度会达到百米之高,任何一个人在天中城内,都将能瞻仰其高耸身姿。

当然,李存孝并非喜欢建造奇观的君王,明堂修建起来也不单是为了政治功能和夸耀功勋。

这些都和昊天法相的修炼有关。

“以眼下进度,约莫新年正旦时就可以修成,在这个世界,果然武者才是第一生产力。”

“大宋建国,半数国土在我掌控之中,等新法推广开来,那些修炼旧法的武夫俘虏,正好可以押去各处修建道路,开凿山体.”

李存孝思忖着化作一道流云,飞入皇城之中。

皇帝所居紫薇城为大内,皇城太微城则是三省六部的衙署。

鸿胪寺在太微城东,其主管外宾接待与朝会礼仪,现下也包括各地藩镇和藩王之事。

李存孝缓步而入,周围人却都并未发觉,可以看到衙署之中,最为显眼的是一幅舆图。

在大宋领土之中,仅剩的几个割据之地显得格外刺眼。

看到官员们都在忙于事务,并未怠惰,李存孝稍觉满意,这才显露身形。

官员们虽惊不乱,类似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

年轻的大宋太祖对于官员十分严厉刚猛,尤其懒政怠政毫不留情,经常像这样视察各个衙署。

因此,鸿胪寺的主官,新任鸿胪寺卿李思齐很快就赶了过来。

其一身宽搏紫袍,荔枝金带,头戴展脚幞头,在一众中年官员中,也是十分扎眼。

“官家”,李思齐看着昔日师弟,今日皇帝,没有半点怠慢,行礼如仪。

皇者官天下,帝者家天下。

李存孝取“官家”之号,以示至公无私,众人一开始不习惯,但后来也就习以为常。

“不必多礼”。

“如今已过一月,各地藩镇王侯,有什么反应?”

“吴王、越王、蜀王都奉表朝贺,并派遣使节送来了不菲贡品,但对于入京朝觐,皆是借口推脱。”

“只有岐王和元妙道通真人一路东行,方才已经预先上了奏表,今日抵达城中,何时召见,请官家示下。”

“不必操切,让使团好好歇息一晚,明日召见。”

李存孝听到最后一条,平淡的神情中总算露出几分笑意,让李思齐稍微松了口气。

改元太平兴国已经过去半月,李翼圣、耶律亿、朱全忠等几位大宗师的死讯已经传遍南北。

大宋朝廷的官方说法是,辽、梁偷袭大秦皇帝,李存孝诛杀两人,建立新朝。

消息传出,自然是天下震动。

但是当惯了野王爷,任谁也不愿再受管束,入京朝觐在诸王看来更是鸿门宴。

不来未必会死,来了一定完蛋。

杨化源出身茅山,虽然关系不算很亲密,到底有张虎皮;

钱具美则干脆是麻姑山扶持的代言人,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

两大道门圣地辐射吴越,在民间影响深远,李存孝虽然自信无人能敌,但不愿粗暴行事,所以可以稍微延后。

反正时间站在他这一边,对于诸道州县掌握得越深,昊天法相力量就越强,到时候兵不血刃,能最大限度保证到手的还是一个繁华江南。

而岐王李正臣,则完全是当惯受气小媳妇了。

以前有李翼圣在河东压他一头,后来又有楼观道西迁陇右,严道通持灵宝横行河西,搞得他没有一点脾气。

昔日真传弟子当了皇帝,师弟也重获新生,严道通这个掌教自然要回来帮场子。

被大宗师死死盯着,岐王想不回来都不行,陇右道回归大宋,已经是近在咫尺。

只有王建,既没有靠山,本身实力也只是大成宗师,连契此都干不过。

螳臂当车,不知所谓。

“蜀王之事,我会传信普照明觉大师。等楼观道使节抵达,李卿替我前去接待。”

明天正式会面,实际上是政治宣传,在那之前,他会提前去拜访严道通,商量一些实际事宜。

比如楼观道以后的待遇、河西的治理,就像把李思齐等陇西李氏族人调来京师做官一样,保证恩荣待遇的同时,也要削弱豪强对地方的影响。

新朝建立,李存孝要保证自己对天下的绝对控制。

乡间土豪还能容忍,但县城以上的家族,都要尽量打散,将其吸纳到官方体系之中。

后续他还打算建立涵盖文武的官学,取缔各种门派,收纳佛道密藏,融合没落的儒学,推行新学。

此外,伴随境界的提升,李存孝对于灵宝的使用也有了新的心得。

龙舟,后天袋,玲珑塔,还有不久前从西京搬来的太清宫。

若是能和严道通协商好,两仪幡也未必不能借来一用,到时候便可以执行那个改天换地的计划.

李存孝简单吩咐了几句便离开鸿胪寺,又相继去往礼部、吏部、兵部、户部、太仆寺等衙门。

诸道州县连年战乱,地方的知府县令等大量逃逸,需要重开科举,调任补缺;

捧日、天武、龙卫、神卫上四军要扩军整训,逐步将各道的牙兵裁汰;

战争和天灾导致地方财政崩坏,新的税收体系亟待搭建;

赤骊因为服食大量气丹返祖龙驹,李存孝打算将其作为种马培育军队战马

一桩桩一件件,要做的事情很多,不仅皇帝和百官从早忙到晚,战争孤儿和医疗体系的事情也被扔给皇后。

反正李存孝自己就是开国太祖,又不怕什么后宫干政。

帝后两人都是武者,精力充沛,白天忙政务,晚上还要忙着造小人。

当今的宰相叶静能在政务上都是顺从皇帝,唯独在子嗣这件事上刚硬无比,领着文武百官给李存孝上压力,希望东宫能早日启用.

剑南道,锦都,蜀王宫。

“玉海真人真的愿意与孤结盟吗?几日前就说要来,为何迟迟不至?”

王建一身龙纹黄袍,戴着夸张的朝天幞头,肉眼可见地焦躁。

这种神态,同样感染了下方的文武百官,众人看着中央的道士,齐齐聒噪喝骂。

“大王稍安勿躁”,云逸道人心中冷笑,面上笑容和煦。

“您也知道,自从雪山蛮占了维州,便四处生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