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非分之达如出虚恭(2 / 2)
那随行恼怒,叫了一声:
“无状!”
便伸手要将这平章先生提起。然,却听那吕维沉吟一声,便是忍了气躬身退下。
那吕维倒是不嫌他失礼,伸手倒了一杯茶于他,口中问:
“平章先生一向可好?”
刘荣,却不谢茶,只顾了玩他那帽子,口中懒懒道:
“呈相爷问,倒是留了个出身与我。”
那吕维听罢,却笑道:
“先生不实在。”
言外之意倒是说,这事你不能怪我。
若无我,你这小吏的服色也穿不得喽。
刘荣见吕维笑言,倒是愣了一下,稍思之,随即道:
“好!倒是说些实在的于你。相爷且听。”
说罢,自怀里拿出录事文卷,着手拍了一下,道:
“巳时,漕船出城,应于正初到的详符水门装药物钱粮于槽船。现已申时正三,货运槽船冗港,且一船未发。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药粮到姑苏,后医者到,且赢粮带药而入……”
说了便丢了那录事文卷在桌上,继续道:
“倒是虽慢了些,却免了城内往来搬运,杜绝那疫病传出之道。而如今,医者之船先发而……”
说罢,又欠身问道:
“且让那无粮无药的群医去那城中,城中本就无粮。此去,岂不是徒增烦恼尔?”
这话问的刻薄,却也在理。有医无药,倒是与那指派兵丁于阵前,却不给刀枪一般。
况且,在城中断粮的情况下,你又一船一船的运过去几百张吃饭的嘴。这事,你干的是不是有点缺心眼?
那吕维听罢一愣,刚要思之,却又见那刘荣撤身,冷冷了道:
“粮、药之船至,城中再出人搬运。这一来二往断会瘟病入内……”
说罢,便又望了那吕维,道:
“届时,吕相可还有可用之船也?”
那吕维听罢却是一惊,倒是自家亲力亲为,倒是不如这刘荣盘算的精巧。
于是乎,便又拱手道:
“先生教我!”
那刘荣却是“切”了一个蔑声,口中到了句“不敢”。随即,便也不看那吕维,口中懒懒了道:
“医者,粮药混装,船至姑苏,医者赢药粮而入便可!”
倒是个好计策,一则,医药同至,能及时的医治了病患。二则,少去了和城内之人交接,断了疫病传播的途径。
那吕维听罢,便赶紧招手唤那随行道:
“速去传了!”
那随行官员赶紧躬身称是。
却听的那刘荣一声蔑笑从口中喷出,道:
“传了也无用也!”
随行倒是憋了一肚子气,刚想斥责那刘荣无状,但见那吕维拦了他,拱手于那平章先生道:
“先生何出此言?”
刘荣听罢也不还礼,那眼神望了吕维,仿佛在看一个傻子一样,口中调侃了道:
“相爷可知,那三司度支为蔡京绍述,三司条例亦乃蔡氏所创。太常寺且又是元佑人?太常寺掌管太医院并太平惠民局。三司度支且是管得钱粮出入……”
这一番话来,却是让那吕维一个惊诧。倒是说的是这么回事。但是,与那医药同船又有何瓜葛?
刚想问来,却又听那刘荣近身抵面了悄声道:
“此番,这钱粮药物封装,只因一个谁来押印,便是争夺了一个甚烈。然,无押印却不得出库。你让一个七品的随从去处理三品的事宜?”
说罢,便扯身拱手,朗声道:
“相爷!真真的是敢做敢想,是为天下先也!”
此话且有揶揄之意,倒是听的那吕维冷汗直流。
且不说三司与那太常寺争功之事,便是这疫病一旦传出便是大患。
自家倒是还不如那天觉相,能到一地知府已是奢望。恐怕与这两党交锋的血肉磨盘中,也只能落得一个粉身碎骨。
想罢,便是赶紧拜谢了那刘荣,让那随行官员拿了中书省印信权作那出库押印,又着人传令那祥符上河水门医者之船缓发。
且是先让那草药钱粮于医者混装了船,再发往姑苏以解当前燃眉。
众人得令四散,一时间那高台之上却是剩下那吕维与那刘荣。
那吕维诸事忙完,回头却见那刘荣坐在那交椅上,二郎腿颤颤,眼四顾而盼盼,且是一副悠闲自得。
便上前拱手道:
“谢先生救我。昔日之言,维谨记。定不误先生此番心血。”
那刘荣听了吕维这话,倒是一愣。遂,大笑三声。将那官帽弹了弹,胡乱的戴在头上起身道:
“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不知其然而然者,乃拱手而待乱也。”
这话的意思就是,天下的祸患没有比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祸乱更大的了,更甚之还有你这种不知道原因还妄图拱手无为而治的。
那吕维听这尖酸刻薄的话来,心下自是一个大大的不爽。
然,更让他不爽的是,却见那刘荣又近身小声嬉笑道:
“吕相非分之达,其之非分却如虚恭也。”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你那非份之达就是跟放屁一样。
这话饶是刺耳,但那吕维却也知晓这非分之达之非分为何。
然,现下,宋正平姑苏所为,倒是让这“非分之达”显得无比的尴尬。
却不知,这刘荣却将这“非分”比作放屁,其间有何道理?
便也压了心头的怒火,做的一个谦逊之态,拱手低眉了道:
“先生教我。”
刘荣又听了这句“先生教我”便哈哈笑之,道:
“虚恭者,任你心机百般,也不变其性。处心积虑而图不为人知,倒是失了作派。”
大概其意思就是:做了坏事,且是如同那放屁一般,你大鸣大放的放,且也是放,蹑手蹑脚的也是放的。且是万般的小心,何等的处心积虑,变着花样掩了生息,那终究是个屁。除去声音,那味道也是蛮大的!盖,是盖不住的,而且,你任何做法,都丝毫不能改变屁的属性。
与其惶惶四顾,怕人知晓,倒不如大鸣大放了,旁人听了响,闻了味,你又能且奈我何?
且作出一个“让你闻了去便是福份与你”的不要脸的作派出来,倒是能让一些目光短小之人从之也。
那刘荣说罢,且在那座上欠了个身,一阵长长的声如裂锦,悠扬而来。
这屁便是放了一个痛快。便站起身来,躬身望那瞠目结舌的吕维道:
“不敢劳相爷相送,我自去也!”
望那平章先生嬉笑而去,吕维细想此人之言。
话说的虽是难听了些,倒是一语中的。
杀人见血,坏事做绝,倒能立得一个威势出来。
如今,宋正平困守姑苏拼死镇灾疫,却在众人眼中,却是那吕维放的一个让人生厌的屁。
看到了那宋正平,便能想起吕维这厮的所作所为来。
如此倒是招人白眼,惹人厌烦。
即便是人不语,也有掩鼻闭息之态。那臭不可闻的味道,与自家也是个难堪。
然,如那刘荣所说,索性大鸣大放了开了窗户,将那屁味散去道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世人只知这“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
于是乎,有得此话做得开脱,倒是能索性将那坏事做绝。
而后,再行那痛改前非之事,也不乏是一番浪子回头的佳话。
但这屁味易散,但这屁犹在倒是难处。
不过,现下倒是机会。
这机会么?说来也简单。便是那瘟疫凶险,且是要死不少人的,你宋正平也不是一个神仙……
但,这事吧,也不能做的太过分。而且,绝对要小心行事,密除之。
届时,便于大殿之上求的一个哀荣与那宋正平,也是不失是为一个稳妥的办法。
咦?此类想法倒是个怪异,岂是无智哉?
且不是。
殊不知,这智慧多了也会塞住心窍也。
如这吕维所为古亦有之,而今日者更甚。
无他,为己之蝇营小利而行丧心病狂之事。
我等无为,只得等他机关算尽之时落的一个痛快。
然也只是看的一个痛快而已。
让人无奈的是,有些个屁味却能遗留千年而不散。
想这吕维聪明一世怎的不想那宋粲替父报仇之事?
倒是想过,只因从那银川砦谢延亭与将军府耳目信中,得了宋粲亡故的消息。
而且,那致宋粲之死的牢城营马军都头,也被押往京城。
落于冰井司周督职的手里受苦。于是乎,在这真真假假的消息中,便是安下心来,再无后顾之忧。
却是不曾细细想来,那千里之遥的银川砦,自此便是再无消息传来,究竟是何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