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将军威武(1 / 2)
第379章将军威武
李源带来舆图。
把有关大同军消息的地方画了圈,张吉甫一目了然,可见其用心良苦。
“大同军到底有多少兵”张吉甫心惊胆战,眼睛盯着舆图上的那些圈圈,没想到王信的手竟然伸得如此远,这还是印象里的王信吗
张吉甫怀疑王信变了。
“大同的军兵实兵近六万,但是王信向来不顾军士死活,练兵严苛,虽不人道,但带出来的兵的确能打,京营如今只有不到八万,而且多是新兵。”
李源痛心疾首,身为兵部尚书,他的话更加可信。
京营原额十二万,太上皇要求扩充到十八万,张吉甫思来想去,得出利大于弊的结论,京营至今虽然没有十八万的规模,但也有了十三万余。
其中五万大军在山东平民乱,留在京城的还有八万。
去年各地账册交上来,只收到了一千三百万两的税赋,地方的开销芝麻开节节高,收的比往年少,用的却比往年多了一百多万两,竟然了六百三十余万两。
然后山东平叛了百多万两,四百万是京营军饷、皇室用度、百官俸禄,只剩下一百四十几万两银子。
一个东平郡王,一个王信。
京城的一东一西。
为了安抚这两处,自己挪用别处的军费,给了辽东都司六十万两,东平郡王五十万两,然后给了王信九十八万两,光这三处就去了两百余万两。
窟窿这么大,自己只能克扣京城百官,京城怨声载道,各处衙门多少官吏痛骂自己。
如果能按照往常一样收到一千七百万两,多四百万两银子的话,那自己就能松口气。
拿出两百多万两银子给其余九边军镇,至少给士兵们留一口饭吃。
然后五十万两用来发俸禄,山东赈灾银百万两,大军回师犒赏几十万两,熬过了今年,明年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
张吉甫突然一愣。
只要熬过了今年,明年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这个念头在自己的脑海里,哪一年不是如此。
明明每一年都熬过去了,可来年并没有宽松,反而一年难过一年,以前还能左右挪腾,如今一点余地都没有了。
京城官吏大半年没有发放俸禄。
九边各处军镇士兵不光军饷,连粮饷也拖欠了十几个月。
“不能再打了。”
张吉甫喃喃道。
“难道前功尽弃”李源不可思议,大军已经消灭了大部反贼,只剩下少数流窜乡野,继续扫荡数月,不愁不能灭干净。
张吉甫摇了摇头,“告诉山东巡抚招抚吧。”
大同军镇的百万两军费,辽东的百多万两军费,这两处两百多万两银子,今年无论如何也不会给这么多,张吉甫只打算给五十万两。
其余一百七八十万两银子,今年必须发给别的九边。
为了压住两镇,京营必须归京坐镇。
十三万京营,张吉甫倒要看看谁敢乱来。
至于山东青州几府,这几地已经烂了,就算平了反贼,十几年内也不要指望能收税,还不够应付军费的,所以让山东巡抚去招抚反贼,给他们一块地,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虽然可惜,李源也能理解首辅。
现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青州府那几地不如丢开,任由其烂掉,一代人过去,终归会长出新肉。
不但可以丢开负担,还能等有收益的时候再去管。
兵部在自己手里,等京营大军归京,自己也彻底掌握了京营,加上督察院,六部,反对自己的势力并不多了,但不能掉以轻心。
等李源回去兵部安排京营回师事宜,张吉甫吩咐道:“去请林如海。”
林如海会搞钱。
金陵是四大家的老巢,江南是天下最富裕的地区,张吉甫要和林如海谈一谈,他可以让给林如海更多的利益,只要林如海能支持自己。
自己应该早点决定,张吉甫不禁后悔,前些年的思路错了。果然还是老话说的好,宰相肚里能乘船——舍得分利益的宰相无往不利。
年余来,虽然挫折很多,可越来越多的人倒向自己,张吉甫很有信心。
只要再给自己三年的时间,一切尘埃落定,回归正道。
林如海很晚回到了府里。
“小姐睡了没。”
回到家后,林如海没有喝茶的意思,习惯性的关心问道。
“贾府派了人来接,问小姐什么时候去贾府,贾府的老祖宗想念的很,小姐说过几日过去,贾府的人说了到时候来接,听紫鹃丫鬟说,小姐在房里读书。”
“这么晚了,还读什么书。”
看了看天色,大概丑时的模样,林如海不满道。
管家没有回话。
老爷是心疼小姐,自己要是不知好歹说错了话,只会引起老爷不高兴,这点眼力见也没有,做什么管家。
林如海虽嘴上抱怨,却也不舍得管。
第二日去了贾府。
贾政亲自迎接。
看到贾政眼圈微红,林如海露出关心的眼神。
贾政一向把林如海当做自己的知己,向来佩服妹夫,这才露出哀伤,“我有一房妾室疾病去了,为兄今日令妹夫见笑了。”
贾政拱了拱手,实在是悲伤不已。
原来如此。
清官难断家务事。
历来大户人家,小妾死了背后多有说头。
娶妻娶贤,纳妾纳色。
妾室多年轻,所谓的疾病去世,大多是托词,林如海不会追问,但也没有谈起正事,留给了贾政一点哀伤的余地。
林如海主动问,贾政下意识的还会隐。
偏偏林如海不问,又向来把妹夫当主心骨,贾政反而忍不住恨恨道:“如今张吉甫越来越得势,不光大哥看我不顺眼,连王子腾也大喘气了起来,唉.”
后面的话,贾政终归还有分寸。
但是话说到了这般地步,林如海已经搞清楚来龙去脉。
大房和二房怎么可能不争
薛家大房和二房不就在争当初薛家大房担心被二房兼并,便主动躲到了京城投靠贾府。
至于王子腾。
王家女人的德性,林如海多少听过,毕竟是半个贾府人。
王夫人可不是省油的灯啊。
心狠手辣。
妻子活着的时候,没少痛骂她的这个二嫂,曾经待字闺中的时候,受了其不少气。
“得势便猖狂,太过急躁了些。”林如海一脸淡然。
张吉甫越得势,皇帝的地位越动摇。
京营的主力在山东平叛,加上张吉甫联合兵部扩充京营新兵,京营的军权不敢说全部,但也绝大多数落入张吉甫手中。
特别是他与朱伟和解后。
朱伟父子亲自帮他稳住在京的京营。
所以贾政的困境,在于皇帝的地位越来越不稳。
包括自己。
“难道还有反复吗”贾政看不出来。
原来京营分成数部,谁也别想染指整个京营,后来京营整编四军,到今日张吉甫再次改革,十三万大军进入他手,皇帝能不能顺利登基都是回事。
皇帝又不是没有儿子,退一万步讲,宗室大把人想与张吉甫合作。
“张吉甫昨日秘密请了我去见他。”林如海笑道。
贾政惊讶,赶紧问道:“张吉甫开出了什么好处你答应了没有。”
张吉甫这一年多见人给好处。
不过他们这一派支持皇帝多年,虽然不算皇帝最亲信的一支,可如果不是这般保持距离,岂能在太上皇眼皮子底下活跃到今日
正如林如海的要求。
既要旗帜鲜明的支持皇帝,但是又不能与皇帝走的太近。
朝廷上还有几个人不是张吉甫的人剩余的他们价值已经不大,所以得知张吉甫见了林如海,贾政忘记了悲伤,心思都扑在了这件事上头。
“张吉甫已经急了。”林如海冷静道:“继续拖下去。”
“还拖”贾政担心道:“万一”
“张吉甫他们师徒门生弟子满天下,如是武夫勋贵还好,偏我们这些人,在他那边没有位置啊。”林如海笑道:“他也没有表露出来的强大,否则不会放弃这么多。”
有时候,自己这个妹夫赌性也很大。
想到当初孤注一掷投靠皇帝,谁敢像他这么做可还真让他办成了,稳坐巡盐御史好些年,捞足了利益和资历,贾政既有些忧虑,更有些兴奋。
“可惜,王信的事情,你太急了些。”
“别提他。”
贾政不满,怒道:“他个大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