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播州十七日 6(2 / 2)
他想起了那些被囚禁的流官和家眷。
几日前,他想要下令将他们全部处死,用人头来祭旗,与明军血战到底。
是杨惟栋和几个还算清醒的头人苦苦劝阻,言明杀官便是彻底断绝后路,明军更有借口屠戮,才暂时按下了他的杀心。
此刻,这几十名人质,反而成了他手中唯一可能有点分量的筹码……
到了第二日,一夜未眠的杨应龙,眼中血丝更重。
战报对其更是不利。
他召集了核心成员,声音沙哑而疲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明军推进太快,我们……我们需要时间缓口气。”
他看向孙时泰:“孙先生,你立刻起草一份请罪文书……”
他又看向杨兆龙:“挑选几个机灵点的,持我手书和请罪文书,立刻出屯,去见刘綎……”
他的条件迅速被拟定,杨应龙,愿意自免播州宣慰使之职,由其子杨朝栋继承,愿意献上黄金十万两赎其“冲动”之罪,愿意释放所有被囚流官及家眷,只求明军停止进军,承认杨朝栋的世袭地位……
这是他,也是许多西南土司惯用的套路。
闹一闹,显示实力,打不过了就认怂、交钱、换人,通常是儿子上位,朝廷为了边疆稳定,往往也会顺势下坡,默认这种妥协。
杨应龙此刻,无比希望这套“祖传”的保命符还能生效。
使者带着渺茫的希望,战战兢兢地离开了如同惊弓之鸟的海龙屯。
整个屯堡陷入了一种焦灼的等待。
杨应龙坐立难安,不时派人到瞭望台查看明军动向。
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
他既期盼着使者能带回“好消息”,又恐惧于听到更坏的战报。
第十二日,使者回来了,带着一身尘土和满脸的死灰。
他甚至不敢直视杨应龙充满期盼又隐含恐惧的眼睛。
“怎么样?刘綎……他怎么说?”杨应龙几乎是扑过去抓住使者的肩膀。
使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带着哭腔道:“宣慰使……刘……刘总兵他……他根本不看文书,也不听我们多说……”
“他……他只要我带回一句话……”
“什么话?!”杨应龙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说……他说……‘放下兵器,自缚出降,海龙屯由天兵进驻,或可保全杨氏一门性命。若再负隅顽抗,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轰!”
杨应龙只觉得眼前一黑,耳边嗡嗡作响,踉跄着倒退几步,若非杨朝栋扶住,几乎瘫倒在地。
自缚出降?
让明军进驻海龙屯?
这等于将他杨氏七百年基业、将他最后的保命屏障亲手交出!
这根本不是妥协,这是要他无条件投降……
“他……他这是要绝我杨氏的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