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372章 激光雷达技术

第372章 激光雷达技术(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小李应声推门进来的时候,白杨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平静,仿佛刚才那短暂的、几乎让他心跳漏了一拍的系统提示音,只是窗外风雪刮过玻璃的错觉。

“头儿,您找我?”小李搓着手,哈出一团白气,办公室里虽然生着炉子,但毕竟空间大,门一开一关,冷风就嗖嗖地往里钻。

“嗯,”白杨指了指桌子对面那把略显破旧的木椅子,“坐。跟你说个事儿。”

小李依言坐下,身体微微前倾,一副洗耳恭听的认真模样。

他知道,白总工轻易不找人单独谈话,一旦找了,那肯定是有正经事,而且多半是技术上的硬骨头。

跟着白总工干活,累是累,但真能学到东西,见识也不一样。

就说上次晋西北找煤那事儿,谁能想到这位年轻的总工,愣是凭着几张图纸和推断,就敢跟部里立军令状,最后还真就挖出了个金娃娃?

这在所里,甚至在系统内,都快成传奇了。

白杨看着小李那双充满求知欲和一点点崇拜的眼睛,心里不禁莞尔。

要是让这小子知道,就在刚才,他脑子里又被硬塞进了一套远超这个时代的技术,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估计下巴都得掉地上。

他清了清嗓子,将那份关于激光雷达的惊涛骇浪强压下去,先处理眼前的“正事”。

“是这样,”白杨把那张画着简陋电厂和输电线路的纸往前推了推。

虽然上面的涂鸦小李未必看得懂。

“刚才李副局长来,我们聊了聊能源利用效率的问题。我提了个想法,就是咱们国家未来火电的发展方向,可能要朝着大容量、高参数,比如超临界、超超临界技术走。这方面,国内的研究还比较少,资料也不系统。”

小李听得一愣一愣的,“超……超临界?”这词儿对他来说,跟天书差不多。他主要还是搞地质勘探数据分析的,对发电领域懂得不多。

“对。”白杨耐心解释道,“简单理解,就是更先进、更高效的火力发电技术。能用更少的煤,发更多的电,污染也小。这是国际上的一个趋势。李副局长觉得这个思路有价值,让我整理一份相关的资料,作为内部参考。”

“哦哦,明白了!”小李恍然大悟,虽然技术细节不懂,但“高效”、“省煤”、“污染小”这几个关键词他抓住了,这绝对是好事啊!

“头儿,您的意思是,让我帮您收集和整理这方面的资料?”

“没错。”白杨点点头,“你这几天辛苦一下,重点关注几个方面:一是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和苏联,大型火电机组的技术发展现状,尤其是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装机容量、技术参数、运行效率、主要技术难点等等。”

“二是这些先进技术对材料、设计、制造、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

“三是看看有没有相关的技术引进、合作或者专利方面的信息。四是,如果能找到,也了解一下我们国内在这方面有没有相关的研究基础或者专家。”

白杨的要求非常具体,条理清晰。

这让小李瞬间压力山大,但也立刻有了明确的方向。

这活儿不好干,七十年代,国外技术资料本来就难找,还得是这么尖端领域的。

估计得泡图书馆、翻故纸堆,甚至可能要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去打听。

“头儿,这范围可不小,而且很多资料估计不好找……”小李挠了挠头,有点犯难,但眼神里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兴奋。

挑战越大,意味着事情越重要。

“我知道有难度。”白杨安抚道,“尽力而为。不用追求大而全,先把能找到的、比较可靠的信息梳理出来。重点是技术发展趋势和关键的技术节点。”

“你先去资料室和图书馆看看,咱们所里不是订了不少外文期刊吗?”

“还有,部里应该也有一些内部编译的技术参考资料,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借阅一下。如果实在有困难,再来找我,我们一起想办法。”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件事,暂时先不要声张,就我们俩知道。整理出来的东西,直接交给我。”

“明白!”小李用力点了点头,把白杨交代的要点在心里默念了几遍,生怕漏掉哪个字。

他站起身,“头儿,那我这就去办!”

“去吧,注意保暖。”白杨挥挥手。

看着小李带着一股“领了军令状”的劲头冲出去,白杨不由得微微摇头笑了笑。

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

交代给小李去办,一方面是确实需要人手去跑腿查资料。

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这个过程,培养一下他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

未来要干的事情还多着呢,不多带几个人出来,光靠他自己,累死也忙不过来。

办公室再次安静下来,只剩下炉火偶尔发出的轻微噼啪声,以及窗外呼啸的风声。

白杨端起那杯已经凉透了的茶,却没有喝,只是用手指摩挲着杯壁,感受着那冰冷的触感。

他的思绪,再次飘回到了刚才那个突如其来的“惊喜”上。

【激光雷达技术】

这五个字,像是有千钧重担,又像是插上了翅膀。

跟红外技术相比,激光雷达的分辨率、探测精度、抗干扰能力,简直是碾压式的存在。

红外线主要探测的是目标自身的热辐射,容易受气温、背景热源、烟雾、雨雪等干扰,精度也相对有限。

而激光雷达,是主动发射激光束,通过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来探测距离、速度、形状等信息。

它能“看”得更远,“看”得更清,“看”得更准。

白杨的脑海里,瞬间涌现出无数可能的应用场景。

地质勘探?

用机载激光雷达进行高精度地形测绘,快速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甚至能穿透一定的植被覆盖,直接探测地表形态。

这对于寻找矿产资源、评估地质构造、规划工程线路,效率和精度将是革命性的提升。

比现在扛着经纬仪、平板仪在野外一点点跑测量,不知道要快多少倍!

气象探测?

利用激光雷达探测大气中的气溶胶、云层结构、风场分布,对于天气预报、气候研究、航空安全,都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

工业应用?

高精度的距离测量、物体识别、三维建模……在精密制造、自动化控制领域,简直就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