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60章 经济市场的鲶鱼开始游动起来了!

第560章 经济市场的鲶鱼开始游动起来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桌子上,散乱地放着几份报纸和一叠厚厚的销售报表。

“钱总,马哥,强哥,喝茶!”一个年轻的助理手脚麻利地给三人续上滚烫的功夫茶。

钱立行摆了摆手,示意助理出去,然后拿起桌上的一份报表,用手指重重地点了点上面的一个数字,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发颤。

“六千二百三十七万!”

“同志们,从我们的‘未来’牌随身听和磁带正式铺向全国市场开始,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我们的总销售额,刨去所有的生产成本、渠道费用、运输仓储和人员工资,纯利润,是这个数!”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雷,即便已经听了好几遍,依旧让在座的三人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六千多万!

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疯狂的数字!

马宏图这位曾经的县委负责人,见惯了县财政为了几万块钱的缺口急得焦头烂额的场面,此刻看着这个数字,只觉得自己的世界观都被颠覆了。

他深吸了一口烟,缓缓吐出,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一些:“老钱,那笔捐款,都落实到位了吧?”

“放心吧,马哥。”钱立行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精明的笑容,“六百万,一分不少。以公司的名义,直接捐给了羊城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几个重点扶贫县。喏,你看。”

他将旁边的一份《羊城日报》推了过去。

头版最显眼的位置,赫然印着一行加粗的大标题:

《爱心回报社会!我市新兴企业“华夏未来”慷慨解囊,捐赠六百万元支持教育与扶贫事业!》

旁边还配了一张照片,是钱立行代表公司,将一张巨大的支票模型,递交到市领导手中的场景。

“不只是报纸,”林强在一旁兴奋地补充道,“省电视台的晚间新闻也播了,足足给了一分半钟的专题报道!现在,整个粤省,谁不知道咱们‘华夏未来’?不光是产品卖得好,名声也好!”

这正是他们三人商议后定下的策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六百万的捐款,就像是一道最坚固的护身符,不仅为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也堵住了绝大多数人的嘴。

这是一笔花得最值的钱!

马宏图看着报纸,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

他最担心的就是政治风险,现在看来,钱立行和林强处理得非常漂亮。

“好,这步棋走得对。”他赞许道,“名声打出去了,钱也赚到了。但是,我们不能光顾着高兴。今天开这个会,主要是复盘,总结一下,这次的事情,我们还有哪些没有做到位的地方。”

马宏图一开口,就将会议的基调从庆功拉回到了冷静的分析上。

钱立行立刻收起了脸上的笑容,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沉声说道:“问题很多。第一,我们的生产力严重跟不上市场的需求。现在全国各地的供销系统和百货大楼,催货的电报像雪片一样飞过来。”

“羊城的代工厂已经三班倒连轴转了,还是杯水车薪。很多地方,我们的随身听已经被炒到了两百块一台的天价,黑市都出来了!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林强也跟着说道:“没错!而且假货已经开始冒头了。虽然做工粗糙,音质也差,但架不住它便宜。”

“我听说,温州那边已经有小作坊在仿制我们的磁带了。品牌形象的维护,迫在眉睫。”

“还有渠道。”钱立行补充道,“我们现在主要依靠各地的供销社体系,这条路子稳妥,但效率太低,回款也慢。”

“而且很多新兴的个体户、小商贩,他们想拿货,我们却没有一个合适的渠道对接。这部分市场,我们等于拱手让人了。”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将这段时间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一一摆在了桌面上。

从产能不足,到假货横行,再到渠道单一,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座大山,压在公司的发展道路上。

他们很清楚,依靠白杨给出的超越时代的产品,他们能轻松地赚到第一桶金。

但要想把公司真正做大做强,做成一个百年企业,靠的绝不仅仅是产品,更是精细化的管理、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无可替代的品牌价值。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只剩下三人的呼吸声和茶水沸腾的咕嘟声。

许久之后,还是马宏图打破了沉默。

他将烟头在烟灰缸里摁灭,做出了总结:“问题都摆出来了,那就一个一个解决。”

“产能的问题,可以考虑在内地,比如咱们四九城周边,再建一个生产基地,南北呼应。”

“打假和品牌建设,要立刻成立法务部和市场宣传部,双管齐下。至于渠道,我看可以尝试搞‘区域代理’模式,让一部分有实力、信誉好的商人,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他的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立刻就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大方向。

钱立行和林强听得连连点头,眼中都露出了钦佩的神色。

不愧是当过一把手的人,看问题的高度和格局就是不一样。

“马哥说得对!”钱立行一拍大腿,“具体方案,我们下来再细化。不过,眼下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必须马上做。”

他看向马宏图和林强,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得派个人,回一趟四九城,当面向白所长汇报这次的成绩和我们遇到的问题,听听他的指示。”

这句话一出口,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郑重起来。

白杨。

这个名字,是他们这家公司的定海神针。

无论他们在这里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于那个远在四九城的年轻人。

他们只是执行者,而白杨,才是真正的掌舵人。

“没错,这是头等大事!”林强立刻附和道,“我们赚了这么多钱,必须第一时间让所长知道。而且,后续扩大生产、建立新厂,很多事情,没有所长点头,没有研究所那边的支持,我们寸步难行。”

马宏图沉稳地点了点头:“理应如此。这件事,我去最合适。”

他是公司的法人代表,又是体制内出身,由他去汇报,都是最恰当的人选。

钱立行和林强对视一眼,都没有异议。

“好,那就辛苦马哥跑一趟了。”钱立行说道,“你把我们的销售报表、财务状况、捐款证明,还有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问题和初步想法,都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带给所长看。”

“没问题。”马宏图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身体,“事不宜迟,我今天就动身。”

“这么急?”林强有些惊讶。

“夜长梦多。”马宏图的眼神深邃而坚定,“我们现在站在风口浪尖上,必须时刻和所长保持步调一致,才能走得稳,走得远。你们俩留在羊城,盯紧市场和生产,千万不能出乱子。”

“放心吧马哥!”钱立行和林强齐声应道。

决定做出,执行力惊人。

钱立行立刻叫来助理,让他去火车站想办法买一张最快去四九城的火车票,不管坐票卧铺,只要能走就行。

当天晚上,羊城火车站。

在钱立行和林强的目送下,马宏图提着一个装满了各种文件报表的黑色公文包,随着拥挤的人潮,踏上了北上的列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