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绝世唐门:我有一个尘歌壶 > 第474章 掉进坑中的史莱克学院魂导系

第474章 掉进坑中的史莱克学院魂导系(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穆老过奖了。”钱多多说道,“我们如今购买了大量的魂导器,还有那些投奔我们的明德堂魂导师的帮助,我们史莱克学院魂导器制作的魂导器,已经能够达到明德堂一般魂导器,甚至某些特殊魂导器的水平。但是......”

这时候穆恩问道,“但是什么?”

钱多多无奈地说道,“但是上次我们魂师大赛的奖品,就是那个魂导机甲,我们并没有研究透彻。”

穆恩摆了摆手,“这倒无妨,那可是多托雷亲手制作的,哪怕在拍卖行都是无价之宝,这也是本作为什么让你们不惜一切代价研究这台魂导机甲的原因,哪怕是有一些成果也是好的。”

“的确有一些成果,我们也仿造了几台魂导机甲,但是性能方面不甚理想,看样子我们还是需要选用稀有金属来制作七阶的魂导机甲才行。”钱多多无奈地说道,“而且穆老,我们如今资金也不够了?”

“这么快资金就不够了?”穆恩说道,“这倒无妨,你的这个项目,是本座亲自监督的,你们的努力,本座也看在眼里,缺钱就和本座说,史莱克的金库还不至于连你们去研究和仿制魂导机甲的钱都拿不出来。”

如果从上帝视角来看,当钱多多用稀有金属来造七阶的魂导机甲,史莱克对军用魂导器的研究就已经走上了彻底的歪路,而在歪路上越走,只会越失败,也就是越浪费钱。军用武器,那就得性价比高,普及程度广才能够在作战序列之中列装啊,史莱克学院造一台七阶的魂导机甲的成本,日月帝国都能造十辆“天启”魂导坦克了,而同样是七阶魂导器,一台七阶魂导机甲是完全打不过十辆天启魂导坦克的,没准一台都打不过。

斗罗大陆的人,尤其是史莱克学院的这些高层自然是不懂这个道理的,他们就觉得多托雷造的魂导机甲,那肯定厉害,如今他们仿造的魂导机甲,那肯定也是很厉害的,而忽视了成本和产业链的这个概念。

不过相比于军工产业的概念,穆恩的军事嗅觉还算敏锐,“小钱,我们的威胁不止存在于地面,还来自于天空。从上次魂师大赛来看,你们造的恐惧之眼是一个战斗力强大的魂导器,一个魂导器居然需要红尘兄妹合力出手才能干掉,这说明恐惧之眼这个魂导器,也能在战场上有很大的作用,既然日月帝国和我们必有一战,那么恐惧之眼这种魂导器,也要加大产量才行。”

提到恐惧之眼这个魂导器,钱多多就感到特别自豪了,“穆老,我们在恐惧之眼的研究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比如说我们初代的恐惧之眼只能悬浮在空中,如今可以缓慢移动了。而且我们也着重提高了恐惧之眼的防御力。

不仅如此我们现在已经研究出来了八阶的恐惧之眼,八阶的恐惧之眼,可以飞到300米的高空,射程高达一千米,。每间隔十五秒到二十秒发射一次。威力是七级恐惧之眼的四倍,还多加一个轰炸效果。一次轰炸,可以令直径五十米范围寸草不生。”

言少哲听了之后,非常惊讶,“哎哟,钱多多,你们可真了不起啊,一次轰炸能让五十米的范围内寸草不生,这可是相当于普通魂斗罗开了武魂真身之后的第八魂技啊!而且每隔十五到二十秒发射一次.......

穆老,我想到了一个战术,我们可以把三个恐惧之眼分成一组,第一个释放完魂导射线之后,第二个恐惧之眼进行魂导射线的释放,然后是第三个恐惧之眼进行魂导射线的释放,这时候第一个恐惧之眼又可以充能完毕了。少则三个,这样就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覆盖攻击了!”

嗯,钱多多拍了拍手,“好,少哲你这个想法特别好,以后我们史莱克的魂导师军团,就可以这样使用恐惧之眼。”

如果徐天然知道海神阁里面商讨的魂导器发展战略,一定会鼓掌庆贺,“太好了,史莱克学院总算被带到坑里面了,一个魂导机甲,一个恐惧之眼,这两个东西就是给你史莱克学院挖的坑啊。”

魂导机甲为什么坑,就是因为性价比极低,造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打得过同阶的魂导坦克。而恐惧之眼虽然战斗力强悍,而且威力巨大,为什么也是坑呢?因为恐惧之眼这种在空中悬浮的魂导器,机动性太差了。而且恐惧之眼还有另一个缺陷,恐惧之眼这东西实在是太精密了,一个武器太过于精密,这就意味着可靠性差。

一个悬停在空中,威力巨大,但是行动缓慢的东西,在徐天然的眼里,这并不是一个大杀器,而是一个靶子,而且还是昂贵的靶子。恐惧之眼的威力的确很大,像言少哲说的那样,三个一队可以进行持续不断的攻击,但是问题来了。恐惧之眼是有射程的。不会有人觉得日月帝国的军用魂导炮射程比不过史莱克学院的魂导武器吧?

而恐惧之眼这款魂导器不是没有价值,徐天然更看重的是恐惧之眼可以长期滞空的这么一个特点。如今在明都,“天眼”就是恐惧之眼的民用版本,天眼内部装备大量的摄像和拍照系统,并且可以把画面传输给地面,发生堵车,或者发生案件的时候,明都尹就可以通过天眼拍摄到的视频或者图片,来进行案犯的捉拿,或者进行交通的调度。因为不需要武器系统,也不需要防御,天眼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如今已经在明都的大街小巷进行了普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