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868章 明州放榜

第868章 明州放榜(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男子为何不敌女子?「母教社”与女学之功不可没》

而在榜下,一名身穿旧布棉衫的女子正被记者团团包围。她稚气未脱,眼神坚定,细声却清晰:「我是舟山希望小学的学生。我记得我们老师说过:‘读书是为了让人能站起来,不是让人跪着念孔子。’」

而偏榜那侧却鸦雀无声,老秀才们心知排名不易,有人连及格线都未达。忽然,有人惊呼:「罗子谦!第二十七名!」

那白须罗老望着榜单,手微颤,低声道:「这震旦……真肯收我老骨?」

补习中心的女讲师从后走来,微笑:「只要你还愿学,它就肯收你。」

补习中心墙上重新挂起一副新联:「不问出身年岁,问学与志;不看旧袍新冠,看心与行。」

而金陵学政司派来的巡学员则在日记中写下:「昔日之士不再谓‘诛心为理’,今则以学行参政。若震旦能成此桥,则大明国无忧。」

当然,以下是一章章节,聚焦放榜日的群像视角,呈现明州中学首届大考放榜带来的社会震动、性别议题、旧秀才的微妙心境,以及新时代下「谁能成才”的话题转变。

在另一侧,偏榜的气氛沉稳得多。

「王伯庠排到了探花水准!」

「他的卷子被金陵内阁征走了,听说还会纳入震旦讲义编写之用。」

「就是这眼睛啊,可惜了,连甲申由田的牌匾都认不清了。」

王伯庠拄着竹杖,靠着一旁的柱子喘气。他的眼角泛红,却不是哭,是太久没有合眼。他低声说:「我只求还能进震旦一年,便也不虚此生……」身旁有人扶住他,那是偏榜榜眼叶颙,福建兴化军出身的旧秀才。而偏榜探花林安宅也是现任福州国会代表。

「王兄,你我入榜,证明旧士人未必不能变。你若入震旦,我帮你申请光学眼镜。咱们福州那边刚有个新匠人学会了造。」

「老夫……也要戴镜念书,这事说出去,还真是滑稽啊……」

「滑稽?我去年刚组了个‘通识自学社’,里头胡商都有,个个读法理、解税单、写议案……你以为这朝代还看谁背《四书》?」

王伯庠笑了,苍老的手摸着榜单:「是啊,是我们看错了时代。」

当日《明报》社评:新朝科考改革以来,明州中学女学生逐年占优,女子阅读能力与自律性普遍高于男生。是制度偏爱?还是历史反倾?

女学领袖朱教习评论道:「读书从不问性别,只有是否准备好迎接时代。」

有议员建议:金陵、明华应调整学制,增设‘男子强化班’?——引起轩然大波。

前宋进学之士,在新制度下首次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王伯庠、叶颙、林安宅三人携手入榜,象征旧士族与新制接轨之可能。福州国会代表林安宅呼吁:『新朝不该丢掉老智慧,而应让旧人也有机会进化。』

几日后,王伯庠拄着拐杖,戴着刚配上的铜框眼镜,站在震旦大学的报到口。他手里紧握著录取通知,一个年轻的泉州胡商青年走过来拍了拍他肩:「先生也来读政理?」

「王某来的是‘制度与历史变革’方向……你是?」

「我主修国贸兼语言。听说我们第一年会读同一门——《明制纲目》。」

两人相视而笑。阳光照在校门铭牌上:震旦大学永乐十一年开春入学典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