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螳螂黄雀(2 / 2)
罗涡王帕亚·维拉瓦迪眼见局势逆转,命高棉总督达兰因陀·克隆死守马拉坡湾,亲自退入拘留城内集结残军与储粮,欲作困兽之斗。而女将因陀黛维·舒提卡拉与女祭司苏摩孙达里·黛维率女兵突袭哈利奔猜粮道,试图断敌续战之力,却遭帕拉·坎塔维派出的「法相僧军」截击,败退于山谷。
第三日,哈利奔猜主军由东破堤引水溃城,象军横渡三河之口。因陀黛维·舒提卡拉率女军奋战,矢雨如飞,但终被象军冲垮防线,战至傍晚亦力尽撤退。关城大开,达兰因陀·克隆战死城下,罗涡军溃不成军。
烈日灼地,哈利奔猜王阿迪查拉尚立于马拉坡港口观察河运通道,一名信使自远方泥泞奔至,衣裳破碎,满身血污,双膝跪地高声急呼:「王上!南奔危急!」
阿迪查拉惊愕,维拉·苏坎托急步上前接信,展开竹简后神色剧变。他朗声读道:「南奔亲王帕亚·苏提维帕报:大理与蒲甘联军自北而来,为首者傣人召坎哈·苏瓦拉,携数十万族人扶老携幼,翻越八百大甸,入我北境。沿途傣族土司帕銮响应开寨献粮,女祭司哈里芬猜·室利焚香迎军于清迈,孟族守将利戈·曼都亦叛,清迈、清莱尽失。南奔岌岌可危,请王上速回师素可泰,否则吾国恐腹背受敌,国祚将绝。」
言罢,全营哗然。女祭司娜拉·詹姆萨里望向阿迪查拉,眼中既惊且怒:「召坎哈·苏瓦拉?竟敢如此大举南下?他已非大理土司,而是入主之敌!」
帕拉·坎塔维高僧沉声诵偈,随即语道:「此非单纯迁徙,而是以族裔之名义,取地立国之行。八百大甸,为我国北疆天险,今竟可通群族,如水决堤。」
大将军维拉·苏坎托拳握成声,怒道:「北疆已失,东南前敌犹未平,罗涡残军尚未完全归降,我军已陷腹背受敌之势!」
阿迪查拉王沉默许久,目光望向南方碧海,须臾之后转身拔剑,插入沙中,冷冷开口:「朕誓言三旬取罗涡,今已果。然若南奔失守,海门成坟,则朕与国皆无立锥之地。」
「传令:苏坎托率先锋十营北返,阻敌于南奔之前;朕与坎塔维、詹姆萨里、帕拉·坎塔维即日回师素可泰——即便负隅顽抗,亦不可失国于傣人之手!」
高僧坎塔维合十低诵:「王即法身,国若无王,法将不存。」
娜拉·詹姆萨里神色冷冽,低声道:「从今往后,傣人与哈利奔猜之间,再无余地。」
夕阳照耀下的马拉坡,尚在庆贺罗涡归顺的百姓茫然不知,新的战云已迅速自北山压来。
那是一场沉默的行军,满眼皆是焦黑与灰烬。阿迪查拉王披着染血的战袍,骑在战象上,神色木然。罗涡与高棉的追兵未曾放松,西南天际的火光犹如妖焰照亮他仓皇撤军的背影。一路自罗涡撤回素可泰,失地数百里,沿途百姓不敢仰视,宫中随臣亦低声不语。
而此时的南奔府,早已不复往昔荣光。庙宇大门上绑着大理与掸邦的联军旗帜,傣族兵士有序巡逻街市,孟族书吏开始丈量土地与税籍,召坎哈·苏瓦拉的族人按「召制十府」体系将北境编为十个郡府,安插傣人亲族任长。掸邦士兵则驻扎于清迈、清莱诸地,强调「与民休养」,以工代赈重建农田水利,而来自大理的女使段婆娑跋与高僧摩尼则在寺庙中主持新礼仪:「诸佛之子当合一,不分孟傣。」
当阿迪查拉王终于率残军返抵素可泰郊外时,南奔府的副王——帕亚·苏提维帕亲王已带着宫眷与最后的精兵退至城下等候。
两军会合时,亲王率先跳下象背,奔至父王面前,跪地哽咽道:「孩儿无能,失了南奔,辱了列祖列宗……」
阿迪查拉王缓缓下马,看着昔日的都城在烟雨中模糊,满目断壁残垣与百姓无声的哭泣。他伸出双手,将亲王拥入怀中,二人竟如孩童般抱头痛哭。将军、士兵、使者皆跪倒于地,无不潸然。
而此时的罗涡与高棉联军,在毗罗库马拉·瓦普与因陀黛维·舒提卡拉的指挥下,正从西南突进,意图封锁素可泰的南门渡口,割断退路。而北境的新的傣人之国则派出信使送来通牒——若素可泰愿俯首纳贡,可留半壁,否则,大军直指水城,血染湄南。
阿迪查拉王望向长天,低声呢喃:「如今,谁才是我们的宗主?」但那一刻,他已知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