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898章 睁眼看天朝

第898章 睁眼看天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为因应「雷火之变」,苏耶跋摩在「火殿」基础上设立「王都火铳营」、「三高原火坊」,由悉耶吠罗主持全面军制革新:「王都火铳营」设于吴哥西北,为首都近卫军,专操火铳、火箭、火炮;「三高原火坊」分布于矿产丰富之地,分别制造铜管、火药、铸铁弹丸;训练新军之法仿自明军与交趾安南军——小队为单位、严格纪律、专攻火器操作;设「火术学院」,收招知识青年与僧侣,培养火军指挥官与工匠。

为使火军与传统军制分开,王廷特别规定:火军将校不得出自旧贵族,须经考试入选,此举引来贵族反弹,但苏耶跋摩力排众议:「唯有变法,国可延年。」

鉴于高棉军费与改革所需物资庞大,苏耶跋摩启动前所未有的工商激励令:开放洞里萨湖—巴萨河—湄南河—泰明之间水道贸易,对泰国与粤南国出口陶器、香料、藤竹与药材;征募工匠入「五品作坊」:冶铁坊、陶坊、织坊、弓箭坊、火药坊,按产品缴税而不抽人头税;鼓励平民习技、兼营副业,并允许进入「市民行列」,享部分税收减免与投票选长权利(仿交趾制)。

尽管「万象国」在北边蠢蠢欲动,西方又传来泰国逐步吞并西呵叻大山边地的风声,苏耶跋摩二世仍坚持「不躁进、不冒进」。

黄昏时分,灯火未上,殿内却已暗下来。苏耶跋摩二世坐于金砖殿西廊,身披轻氅,静听廷臣争辩。左侧是战争派为首的耶输跋摩、迦耶达罗,右侧则是文治派的悉陀婆罗与新近火军出身的火术长因陀揭罗。

这场争辩,已延续整整两个时辰。

「富国岛本是我真腊世袭领地,西港关税是我们的血脉,怎可任明人胡作非为!」耶输跋摩慷慨陈词,「陛下,火军已成,粮仓日盈,此时不复旧土,更待何时?」

「将我大高棉的税利拱手让人,是丧权辱国!」迦耶达罗重重一拍玉案,铜案角立刻凹陷。

苏耶跋摩二世静静看着他们,一言不发。直至所有声音歇下,他才缓缓举手,示意左右退下香烟与水果,转向殿中诸臣:「朕要问诸位一事——若今出兵,谁可保粤南不会得泰国声援?谁可保大明不会重派水军夺我西港?」

无人敢言。

他语声转沉,指着墙上一幅自粤南使臣带来、绘有天朝港市图的挂轴:「你们知道吗?近三年,西港的明国商人翻了一倍,不仅带来丝帛与火器,更带来了一样东西……」

他转身,亲自从侍臣手中接过一个木匣,打开。众臣屏息,赫然见那匣中竟是一物细若莲茎、薄如蝉翼的——活字印书本。

「这书,乃是用机器印的,非笔抄。明人说,这是他们‘新法院’制造的读本,人人可得。你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众臣面面相觑。

「他们的学问、军器、法制,皆在日新月异;我们若仍是以老眼光看待明人,只会再次败得一塌糊涂!」

他语气一顿,再指案前的港口税册:「西港是我们睁眼看世界的窗口,不是羞耻;富国岛若在明人之手,便是我们与其交易的跳板;若我们能使明人更多地依赖西港,我们便可不战而夺其气数。」

依照王命,市舶司大改:所有明商停泊前三日免关税,港口收费按货量而非舱次,改为每艘最低三钱银。设立「明人坊」,允其修庙立市,并邀部分工匠传授火器制作与印刷技术。市舶司下辖「通译馆」、「工巧坊」、「律条局」三司,以便处理跨国贸易纠纷。鼓励粤南、泰国商人竞价拍港位,并于西港开设「贡物竞标场」,卖者得价、王廷抽税。

西港转眼成为三国货船争泊的热地,而港内的高棉工坊也迅速学会明国的「翻模技术」、「板刻印纸」、「铁器压模」,开始反向输出至湄南、洞里萨湖上游。

苏耶跋摩二世入夜后与火军司令因陀揭罗私语:「现在不是争夺疆域的时候,而是争夺知识的时候。」

「等我们学会了他们的技术、制度、法理,到那一天——不费一兵一卒,富国岛自会归我,高棉之荣,重临天南。」

因陀揭罗默然低首,轻声答:「臣,明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