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亚平宁之火(2 / 2)
在安那克勒图教宗的支持下,蒙特卡西诺修道院由他指派的本笃会修士领导,暗中保留了从穆斯林商人手中取得的《武经纪要》译本。
图卢兹圣殿馆与加泰隆尼亚地区的犹太学派合作,研究如何重制「爆燃粉」与「铁管投石器」。
斯特拉斯堡之夜会传闻由一群被逐出修道院的学者与炼金术士组成,定期集会互换配方与抄本。
这些秘密据点,后来被称为「火之门徒」(DiscipuliIgis),他们以鱼形火焰作为暗号标志,传抄「明国火器图样」、「震天之壶」与「雷石投射器原理」于羊皮纸上,秘密传播于欧洲大陆的地下书市与逃亡修士手中。
圣雷蒙·图卢斯主张神不会禁止人类认识祂创造的火,最终被英诺森派捕获于里昂,火刑时自制粉末被引爆,群众反而传为神迹。
安那克勒图派的知识网络未能即刻挑战英诺森派的压倒性宗教舆论,但如潜流般在学术界与修会底层生根。许多被猎巫运动驱逐的学者逃往阿拉贡、那不勒斯、佛罗伦斯、甚至阿拉伯世界。这些人与逃脱至埃及、拜占庭、突厥的「火之门徒」之后成为东西方知识交流的重要桥梁。
而罗马双教皇之争,也不再只是教会高位的政治角力,更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场对新知与旧信之间矛盾的全面爆发。
当年底,巴勒莫的冬阳自提勒雷纳山后透出,照亮王宫中庭。鲁杰罗二世身着锦袍,步履从容地步上祭坛。他一手扶剑,一手持一册手抄经书,书页间尚藏着秘密夹页:一幅简略的火器结构图,源自大马士革收集的残骸所绘。加冕牧首是安那克勒图二世派所任命的教士安东尼奥,口中高颂:「神的火已降,烧尽虚伪之衣,真王当戴铁与火之冠!」
随着金冠加顶,鲁杰罗正式宣告西西里王国建立,自称「由天火洗礼的王者」(RexIcedii)。他对众臣宣告:「当罗马沉沦于迷信与猎巫时,地中海的中心,西西里,将成为火与理性的守护之岛。」
早在1129年9月大马士革战役后,鲁杰罗便已密令召见数十名阿拉伯匠人与犹太炼金士前来巴勒莫,设立一座被称为「焰塔」(TurrisIgis)的秘密工坊。工坊由其信任的财务官兼学者——本·伊萨克主持,专门研究模仿「明军魔法火杖」之法。
他们以罗马遗留的残骸与阿拉伯世界过去关于「中国雷石」的片段记录为基础,尝试混合硝石、硫磺与木炭,打造一种初步可控的「炸壶」。尽管成功率低且时常殉爆,鲁杰罗依然将其视为未来军力的基石。他曾在密室中对安东尼奥教士说:「一国之主,当以剑守疆,以火驱暗。神若不赐我天命之冠,那便是将这火之秘密赏我为印。」
鲁杰罗下令西西里港口对东方穆斯林商队全面开放,尤其针对埃及与安条克一带的炼金流派与工匠。他派遣密使前往开罗、阿勒颇,交换奇物与武具配方。这些举动让他赢得了东地中海穆斯林商帮的尊敬,并逐步在军火与知识上拥有与拜占庭匹敌的基础。
他还密令建造十艘火器试验船,将投石机与炸壶装置试图整合入舰载战术,为西西里舰队带来新的优势。
英诺森二世在罗马接获消息后,震怒不已。在他看来,鲁杰罗不仅僭越神权、擅自称王,更将「魔法火粉」视作神恩的表征,已然成为一名新异端。教皇于1130年12月在拉特朗发出《反焰诏书》,称鲁杰罗为:「燃火者、暴君之子、引天罚之王」
并呼吁神圣罗马(德意志)皇帝洛泰尔三世入主意大利,与教廷共同剿灭「火之国」的恶毒苗头,维护基督教正统。
同时,英诺森派驻各地主教纷纷解除与西西里的圣职联系,命所有西西里主教在三十日内选择「神」或「火」的一方,否则视为叛教。
鲁杰罗知悉英诺森与洛泰尔结盟后,并未慌乱。他在宫廷召开紧急会议,命名这场对抗为「神之试炼」(OrdaliuDei)——王权与神权,剑与火药,正面决战。
他将王国分成五军区,以伯爵与新任命的火器长官共同治理,并开始强化巴勒莫、那不勒斯与萨莱诺的城防,同时将初步制成的火器派入皇家卫队进行实战操演。
而在焰塔深处,第一门命名为「审判者」(Iudiciu)的投雷车已完成试验。
在这地中海之心的岛屿上,火焰不再只是炼金术士炼化铅金的象征,也不再只是炼狱的譬喻,而是新王权之印、新军事之证。
神与火的战争,在1131年即将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