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第九〇〇章 东游之始(2 / 2)
1131年复活节当日黎明时分,马尔科·波罗里奥的船只穿过达达尼尔海峡,驶入金角湾。
「神啊,这是世界的心脏。」
这位西西里特使喃喃。眼前浮现出层层叠叠的金色圆顶、无数的尖塔与教堂,海港内帆影交错、香料与布匹的气味迎面扑来,让他一时几乎忘记此行的艰险。
君士坦丁堡——那仍号称「罗马」的城市,在此时此刻,比起西欧的粗犷与战火,更像是一枚遗世独立的宝石。街巷中有来自亚美尼亚的地毯贩子,有埃及的香料商人,有波斯文士在市集讲解天文图册——但让马尔科最惊异的,是那从未在西方见过的「明国货」。
在布拉赫纳区贵族聚居的市集,他看见拜占庭仕女穿着如云烟流转的成衣长袍,有些裁如华夏样式的「立领束腰」旗袍样式,亦有部分使用挺直剪裁如「西服」的裁式——用的是一种罕见柔滑而透气的丝质锦缎,光泽比他在西西里见过的波斯丝绢更加细腻,花纹繁复精巧而非人工绣出。
「这不是绣的,是织出来的。」同行的犹太纺织匠惊呼。
「是机器……某种机器织出来的。」马尔科·波罗里奥低语。这正是他此行的目的——探寻那些女巫之国才拥有的奇技。
成衣店内甚至陈列已缝制完成的外袍与内衣,有像某种军用制服一样扣合紧密的「黑色西式上装」,衬有金边,有铁扣,布料厚实,疑为「军服」样式。随行译者说,那叫「明军官常服」,据说是东方军中普通士卒亦能穿上的制服之一。
在索非亚大街某间高墙深院的药妆铺里,马尔科接触到另一种魔法——明人制的透明玻璃瓶中,装着香皂、牙膏与香水。瓶身精巧雕饰,有的以透明玻璃灌注浓郁的花露,有的则盛着乳白色凝胶状物品——店主以混杂的拉丁与阿拉伯语介绍这是「洗牙粉膏」,能去口臭与洁牙。
「天啊,罗马若有此物,主教们讲道也不会叫人昏倒了。」马尔科·波罗里奥忍不住笑出声来。
更令他惊讶的,是一小瓶透明液体,贴纸标示「双耳锅酒」(「二锅头」的错误翻译)——是「明人」发明的「蒸馏烈酒」,有着几乎能燃烧的酒精浓度,价格却比贵腐葡萄酒还高。他只啜了一口,立时喉间灼热如火,眼前模糊。
「这不是酒,是火。」他喘息。
马尔科·波罗里奥在城中停留两旬,越是深入城内的繁荣与奢靡,越是察觉其下掩藏的阴影。明国来货的确让拜占庭比西欧更富足,但同时也形成上层贵族与下层民众巨大的消费鸿沟。官员们以「赋税进贡」换得明商的青睐,而平民却为每年更重的香料税与锦缎税所苦。城外难民营内挤满从东方逃难来的亚美尼亚人与小亚细亚农奴,他们无法触及这些「神的礼物」,甚至认为这些「异端货品」才是使城市败坏的源头。
「真是奇妙,这些异端之物,既是恩赐,也是诅咒。」马尔科·波罗里奥在笔记中写道。
终于,他整顿队伍,从圣索非亚教堂前的马赛克广场出发,跨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准备进入安纳托利亚与更东方的世界。他心知,君士坦丁堡只是震旦之火的外围余光。
「若这城已这般惊人,那东方本身……岂非人间之外?」
他如此写下,也从此踏上更险恶、也更启示性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