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第九一〇章 沧海龙吟(2 / 2)
舰只入江心,两岸百姓爆发出一片如雷掌声与欢呼——「沧海龙吟!龙船出江!明国万岁!」
「会喷烟的龙,会走的城!」
港内军号响起,一艘艘小型舰艇整齐列队迎接,舰尾船旗迎风高展。北冥海军金陵舰队司令王大虎与副司令周蒙花早已率领百名海军整队列立码头,旗袍军服、铜扣靴响,满面严肃。
方梦华踏下旋梯,王大虎立正敬礼:「北冥海军全体,恭迎沧海龙吟号凯旋返港!」
她点头还礼,扫视全场:「沧海龙吟号交由北冥舰队,备案为一级主力舰,即日起展开战时适航测评与舰队协同演练。」
「遵令!」
周蒙花上前接收航行日志与舰载技术资料,眼中满是激动。
「王团长,这艘船的战术价值……比整个苏杭船团还高!」
「这不是船,这是海权的门票。」
而方梦华已走至码头高台,向岸上群众高声宣告:「大明国第一艘蒸汽远洋船——沧海龙吟号,已由我等设计、打造、启航、返港!今日在此,告知天下:从此海路开启,国威可渡五洋四海!」
万民齐声应和,声震江岸。
而江风之中,吴淑姬与汤思退对望一眼,小声说:「下艘船该换我们来设计了。」
汤思退笑:「下一艘,不是船,是舰。」
远处,国会大楼的琉璃圆顶隐约可见,钟楼上正敲响十点钟声。
三日后,金陵江畔再起汽笛长鸣,声震金陵国会楼群与秦淮水道。龙吟号整备完毕,官设战旗高挂,北冥海军第一舰队列阵于其后,准备远航出关,直探北海。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远征。
舰队由「沧海龙吟号」领衔,配备改装完成的「沧海月明号」与「沧海遗珠号」两艘侧轮护航舰,以及四艘旧式帆桅改装之运煤船。舰队总兵力逾千人,皆受过半年以上之现代化航海、机械与火炮训练,其中半数为震旦大学与金陵大学海事学院首批毕业实习生。
王大虎任远航舰队司令,亲坐龙吟号舰桥,周蒙花任副,兼任机械保障总监督。
方梦华未随行,仅在码头远送。她披风立于黄旗亭前,目送沧海龙吟号舰桥上徐徐升起龙旗与日月军旗。气氛肃穆而激昂,民众群集于两岸码头、塔楼、楼阁之上,远眺这支不再仰风借帆的舰队。
「本舰确认蒸汽压稳定,各缸阀门已锁,动力舱气压九十五,传动轴启动准备完毕!」
「火力舱回报完毕,压力稳定,烟囱无异常排气!」
王大虎深吸一口气,举手令旗一挥:「全舰队,起锚,出发!」
汽笛再次长鸣。铁链拉起、舰身微震,沧海龙吟号如沉睡神龙甦醒,螺旋桨轰鸣,划开江水。
江面风声骤起,百姓齐声高呼:「龙吟远征!大明万胜!」
舰队出江口,入东海航道,第一站为济州岛补给港。早在一月前,方梦华已预判沧海龙吟号完工,派遣商部与海军提前在济州岛设置临时煤炭与淡水补给站,由驻岛海军小队守备。
西归浦市长柴进已于岛上安排修建简易码头与蒸汽机简修所,今次也将作为整个远航计划之首个跳板。
航程规划如下:第一段金陵至济州岛,全程约八百里,航速维持五节,估计需三日两夜。第二段济州岛至对马岛,测试国际航道定位与补给转向系统。第三段对马至北海道函馆港,进行极地海域冷水航行与引擎适应力测试。
舰桥上,震旦大学的年轻学生舰官正忙着操作测距仪与观测仪,一人低声说:「这真是我们设计图上的那艘船吗?我还以为要十年后才造得出来……」
王大虎背手望着灰白海平线:「她比设计图上的,更好。」
涛声汹涌,海天一色。
这不是一次单纯的远航测试。这是大明第一次以自主设计、自主工业、自主培养军官的舰队,向世界宣布:中国海权,再次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