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955章 汉中之冬

第955章 汉中之冬(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风雪如棉,汉水冰碎声声。襄阳郡城东南,霍明身披狐裘,立于战船首,望着水雾翻滚的汉水中游,神情冷峻。

「都催下去吧。」他吐出一句,身旁裨将高良飞奔至船尾,一连数声铜锣敲响。顿时百余艘战舰帆张篷鼓,在西风助势之下,如水蛇一般顺流而下。

霍明,乃原宋朝郢州守将,降金后拥刘豫为「齐帝」,为人工谨狠毒,最得刘豫信任。此番伪齐借金人攻蜀之际,命他统偏师水陆并进,图取汉阳,意在断岳飞军后援之线,亦为寻找所谓「明国勾结」的证据,兴兵挑事。

汉水涛声急,冬阳如血映寒川。

是夜,郢州城外,伪齐中军帐中灯火荧荧。霍明一身黑甲,踱步沙盘前,指尖掠过汉水中游诸郡县之名,低声道:「襄郢在手,荆门不得,若取汉阳,便断岳飞退路。」他回身对副将王珂道,「你说那岳家军,可真无半点与江南异志?」

王珂笑而不语,从袖中取出一封帛书,道:「此为岳飞亲笔奏牍,本意奏于宋廷,却不知何故落于明人之手。若能使之落入成都御前,便是岳鹏举百口莫辩。」

霍明目光闪动,将信收起,道:「传我令,三日后水师由枣阳起航,夜行昼伏,顺流突袭汉阳。」

是夜汉水,伪齐战舰五十余艘顺流而下,火油密封,橹声不发,仅风帆潜行。霍明亲率前锋,轻舟探路,欲在黎明前直插汉阳城下。

船舱内,火盆温暖,几名披裘谍者正将密信烘干,那是襄阳潜谍送来的截信残纸,上书几行:「永乐十年七月,荆南驿中转物资,款项为广信府银号拨付,银锭为海贸通式,非本朝成色。」下落款竟是「江南大明国·外务监通商司」。

霍明冷笑:「果有其事。」

高良问:「将军,真信那岳贼与江南通谋?」

霍明轻摇头:「未必他知,未必他不知。要的是疑。」

说罢,他挥手,令谍者抄写数份文书,密令差人装入密函,另遣小舟夜渡江入成都,一路送往蜀宋枢密院,书中故意写作「岳太尉与明人通舟楫,借口水陆调饷,实乃外援往来」。又附江南商人姓名、舟号、货目,俱从汉阳细作中捕得。

「越真假,越能搅得他宋廷人心浮动。」霍明笑道。

夜半,风大船疾,水声轰然。霍明立于艙外,盯着前方浓雾中渐起的山影,道:「前方便是均州旧城,城守早受我齐化。再三日,便可至汉阳。」

他回望来路,汉水漫漫如带,襄阳灯火已不可见。他低声道:「金人贪,宋人愚,明人狡。哪一家真可信?」

汉阳,寒夜如铁。风卷江霜,旗影翻飞。

城头一老将披氅而立,须眉雪白,背挺如山。他名陈规,字元则,密州安丘人,今年六十有一,乃汉阳镇抚使。靖康旧臣,知兵持法,尤重廉节。

今夜得报,伪齐偏师霍明自水道来袭,前锋已逼近北门,陈规披甲上城。望着对岸火光如昼,他沉声吩咐:「弓弩毋发,且看敌态。」

对岸营中,一骑出阵,金盔披鳞甲,马上人躬身高呼:「陈元则,可还识旧友霍明?」

陈规立于垛口,朗声道:「霍将军,多年不见,想不到竟于汉阳相会。你我旧谊在心,愿借片言。」

霍明勒马止步,仰面笑道:「陈兄,时势如此,大金已破仙人关,赵九之败,你我所知甚详。元则当识时务,顺大齐天命,剃发归降。免一城血流成河。」

陈规面色不改,只轻轻叹息道:「霍将军之言,似曾相识。昔年太原陷时,亦有此语。然天命何所归,岂你我可定?官家之事,老夫未得确报,恕难从命。既是故交,老夫不忍血战于城下。送你粮米百石,以表一别之谊,自此你我各安其道,不复相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