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957章 火龙出水

第957章 火龙出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陈规厉声道:「昔汉朝求和于匈奴,遣宗女远嫁,贻笑千载。今我汉阳虽困,岂能学此媚态!今日若应敌之请,以妓罢兵,明日岂不以妇人乞食?以孤城乞怜?霍明若真肯退兵,何须索女?此是试我虚实耳!」

言罢,取剑在手,面向众将:

「吾既为守将,便当一死守此,不容辱民!谢氏虽妓,亦我汉阳义女,忠贞可敬。谁敢擅送,便是我陈某亲手斩之!」

众将听罢,尽皆汗下,退而不言。

越数日,霍明使者复来,见汉阳楼橹如初,军声益振,知计不成,亦不复来索。

是夜陈规负伤巡营,月照雪幕,忽闻远处女声低唱,正是谢春娥于营中唱《梅花落》以慰军心。陈规驻足良久,唏嘘而叹:

「若国家有此女,何患无忠臣?」

汉阳困守已久,伪齐兵以天桥攻城,昼夜填壕,耗资无算,然填壕不实,土浮水冻,天桥才立便倾。霍明大怒,欲再筑桥,陈规却早察其机。

是夜北风正紧,雪夹尘沙。陈规披甲登城,眺望敌营灯火连绵,忽令亲兵取出奇器数十副,遍招游勇死士,整整六十人,披散发、戴鬼脸、身披破毡,宛如夜鬼。又令兵工取舟山「一窝蜂」旧图仿造,配以自创「火龙出水」,中贮竹筒连窠,点则连发,声如霹雳。

更定时分,号角三声,西门陡开。六十夜鬼突出,如妖魅临城,持火枪者一线排布,焰光骤起,烟火连声。城上兵以火箭相应,焚天桥于火海之间。

霍明初见宋军出战,喝令左右:「群贼困急,欲劫营为乱!快上!」谁知甫近百步,火枪再响,如惊雷破云,火焰之中,子窠纷飞,如雨疾落,前军中弹者皆倒地不起,或头破血流,或喉穿而毙,尸横径路。

伪齐兵初未识此器,惶惶四散。霍明失声道:「陈规真妖人也!竟使纸兵吐雷,鬼卒喷火!」

城头陈规见伪齐阵乱,即令放出火牛阵。此火牛者,以干牛皮包竹骨为架,内填油布麻薪,点则冲火。数十头火牛自城垣下飞滚而出,嘶吼如鬼,直冲敌桥,夹带火药声震如雷。

火牛至,则攻具俱焚,天桥崩裂,飞火所及,伪齐营帐起火,夜风助焰,一时烧营数十处,营中惊叫连天,霍明所坐胡床亦被掀翻。

霍明见势不可为,惊怒交加,挥鞭大骂:「天不亡陈规,乃亡我也!」急命鸣金收军,半夜拔寨,溃兵不整,投水、坠马、踏死者不可胜数。

黎明时分,风雪稍歇,陈规登楼远眺,见伪齐营中惟余死牛破帐、焦桥残骨,乃命城中百姓收尸清壕,赏夜出之兵三等,升火兵为「火枪营」,设令旗一面,上书「震敌神兵」。

是役也,虽不过一营之战,却使伪齐数千之众无心再攻,汉阳之围,遂解。

伪齐军遁走第三日,西北风止,雪霁天开。汉阳街头巷尾贴满陈规令牒,官军收整战场,百姓献饭焚香,家家张灯结彩,感其再生之恩。

是日午后,一队援军自汉江南岸渡来,旗上金字「忠义军副将王」六字迎风猎猎。为首者,正是岳家军宿将王贵。

王贵身披半旧铁甲,面容刚毅,甫登北门,便闻童喧鼓噪,百姓呼「救星已至」,又听有卒子唱道:「火枪一响,鬼神皆惊;火牛再奔,敌胆先破。」不禁皱眉:「我军尚无此器,难道是明国方师妹济援?」

入城之后,军司禀道:「伪齐已遁,天桥焚毁,实赖陈太守亲制火器,惊敌而退。」王贵闻言大惊,唤道:「带我去见此陈太守。」

入府时,见厅事之中,一老者坐于右席,白须披胸,眼藏精光,虽衣衫带血,却气定神闲。案上陈列纸卷、竹筒、铅丸数种,其状似「火铳」,但纸壳为身,油灰为封,弹丸既出,即焚毁自散。

王贵注目久之,拱手一揖:「太守名冠三辅,事敌如神,晚辈王贵,今日得睹真颜,胜读十年兵书。」

陈规含笑答曰:「守土小臣,不敢当。苦无援粮,但以草创火器,聊为壮胆。」

王贵跪拜于前,道:「今日得见,胜拜天工。此纸壳枪、连发子窠,胜于明军所用舟山造‘一窝蜂’,若全军得之,北可定襄阳,西可下郢州!」

即日,王贵遣亲信急驰江陵,密呈战果于岳飞,并附「火龙出水」一枝,连绘图、配方、火牛焚营之事详录成报。

岳飞得书,展卷再三,喜不自胜,喟然道:「吾军久困三面皆敌皆有火器,难以争锋,今得此利器,百倍于人也!」

旋即命书吏草表上成都行宫,言道:「臣岳飞,守荆楚之地,赖汉阳陈规老臣,力御伪齐,造火枪焚敌桥、走贼营,退敌数万,固城如磐。其器若推广,则荆襄可守,陕路可通,北望中原,不日可期。乞赐陈规节钺,以励群臣。」

成都行宫接表之后,震动朝野。朝中言官或以「地方小吏,不宜越职造兵」,或以「火器惊敌,实乃国器」。然诸公阅图皆惊,遂议加陈规为荆南都防副使、试通议大夫,并诏赴成都详献火器之制。

自此汉阳纸枪之名传遍荆襄,民谣道:「一枝纸枪退万骑,老臣手里有天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