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第九七〇章 电气纪元(2 / 2)
方梦华微笑,指向实验室的直流发电机:「雷电是自然界的电,瞬时而强大,但不可控。这手电筒的电,是人造的,稳定而持久。我们的目标,是让雷电之力从天上降到人间,装进每艘船、每座城。」
汤思退拿起小风扇,轻轻按动开关,扇叶转动,送来凉风。他惊叹道:「这风扇的叶片与‘沧海龙吟号’的螺旋桨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我们用发电机驱动类似装置,是否能取代人力风箱?」
「正是。」方梦华在黑板上画下一个电动机的草图:线圈、磁铁与转轴。「这叫电动机,原理与发电机相反,用电驱动机械。你们的任务,是将蒸汽机的动力转为电,再用电驱动风扇、车轮,甚至更大的机器。」
吴淑姬低头演算,笔尖飞快勾勒线圈与磁场的数学模型:「若线圈转速百转每分,磁场强度十倍于天然磁石,理论上可驱动一尺长的扇叶,输出半马之力。只是……电机的线圈过热问题,需更强的绝缘材料。」
方梦华指向谢芷兰:「绝缘问题交给妳。树胶与鲸油浸布的试验,加快进度。」她又看向杨广仁:「杨师傅,马鞍山能铸千斤飞轮,电动机的转轴与外壳,交给你试制。」
杨广仁拍胸脯:「没问题!俺们炉子连‘行者号’的侧压轮都铸出来了,这点小转轴,包在俺身上!」
实验室内气氛陡然高涨,学生与工匠分头行动。杨广仁带队铸造铁芯,叶承灏与谢芷兰调试伏打电池,吴淑姬与汤思退则埋首于线圈与稳压装置的设计。方梦华站在一旁,目光扫过这群年轻的面孔,心中暗忖:这间实验室,不仅是电的起点,更是大明工业革命的下一块基石。
十月十五,实验室迎来转折。杨广仁带着钢厂最新锻造的复合磁铁闯入,身后工匠抬着精钢打造的圆盘。「按您给的尺寸,误差不过毫厘。」当这个直径三尺的庞然大物在铜线圈中旋转时,连接的指南针竟持续偏转。
「动生电动势...」方梦华轻声念出异世界的术语。
电力研究实验室的第一项成果诞生——一台简陋的直流发电机原型,由蒸汽机驱动,线圈在人工磁场中旋转,成功点亮一盏用炭丝制成的原始灯泡。灯光虽微弱,却在实验室的砖墙间投下温暖的黄光,照亮了吴淑姬、汤思退等人的脸庞。众人屏息凝神,仿若见证了天地间的新生。
方梦华站立坛上,徐徐展开话语:「五年前,舟山水师平澎湖妖庄,诛妖道陈宇,获此等异物。当时言之:妖道盗天宝,能控雷、能御风、能使铁鸟飞空。今吾请诸君同看——此手电筒所发光,非仙法也,不过石墨与铜丝导通之故。」
「这是第一步,」方梦华站在灯旁,语气沉稳,「从这盏灯开始,我们要造出能驱动车轮、点亮城市的电。永乐十五年之前,我要看到金陵街头有电灯,港口有电报,‘沧海龙吟号’上有电动仪表。」
她转身看向窗外,金陵城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蒸汽让我们走出了江海,电将让我们飞向星辰。」
「诸君,我们正在创造新的'龙吟'。」她手指划过图纸上纵横的线路,窗外雷雨将至,云层中隐约的电光与实验室的蓝火交相辉映。
实验室外的蒸汽机的低鸣与线圈的嗡嗡声交织,仿若一曲新时代的序章。吴淑姬握紧笔,低声道:「这盏灯,是我们的火炬。」
汤思退则盯着发电机,喃喃自语:「若电能如蒸汽般驯服……这天下,真的要变了。」
亭可马里军港,热浪翻涌,万帆待发。码头内,大理水师百艘新式武装舢板列队如林,铁甲反光,红缨猎猎。远处锡兰山峦叠翠,海风送来椰林与檀香之气。
国师慕容复立于将旗之下,着白袍披金线披风,脚蹬兽纹皂靴,刚刚强行把斯里兰卡纳入保护国的他正与段寿辉谈笑帕拉王朝内乱事宜,忽然——
「阿……嚏!」
一声突兀大喷嚏如雷,打得披风乱飘,谈话戛然而止。
慕容复皱眉揉鼻,侧头:「莫非是东南风里混了什么粉尘?再来……阿嚏!」
僧伽罗仆人忙上前递帕:「国师是否召太医——」
「无妨。」慕容复摆手,自嘲一笑,「区区热带岛屿,不至于感冒。不过奇怪……鼻中像是有谁在背后碎语八百回……又像天道忽然转凉了似的……」
第三声喷嚏兀自袭来——「阿——嚏!」
慕容复皱起眉头,望天默念:「此乃征兆?南方出征、北方风起……是谁在牵动气运?难道是——」
话音未落,他忽见天边东北角雷云渐起,一道电光斜划天际,映得海面如银鳞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