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999章 黄鹤家宴

第999章 黄鹤家宴(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绍兴四年春江水暖,长江两岸柳色新绿,岳家军快船溯流西上,船头旌旗猎猎,绣着「岳」字。船上,王贵一身戎装,腰佩长刀,恭敬陪立于姚氏身侧。姚氏布衣素朴,端坐船头,目光远眺,似在追忆六年前相州沦陷的颠沛流离。岳云身着神机营军装,肩背装有牛痘疫苗的漆盒,与七岁幼弟岳雷并肩,教他辨认江岸地标。

王贵转身,向姚氏禀道:「伯母,鄂州已近,大哥与岳翻将军在黄鹤楼备下家宴,亲迎太夫人与少将军、小公子。经略府听闻您归来,上下欢腾!」

姚氏微微颔首,语带感慨:「贵子,六年离乱,蒙明国方总理收留,云儿与雷儿才得平安。飞儿节度荆湖,忠于官家,老身心安。今日团聚,望他莫负君恩!」

岳云闻言,低头不语。他与岳雷在明国长大,认同方梦华的民本理念与永乐宪法,对宋廷腐败颇有微词。岳雷则好奇地扯岳云衣角,低问:「大哥,爹爹的家宴有没有台北的牛肉面?」

岳云轻笑,揉岳雷头发:「二弟,爹爹的家宴多半是黄州糍粑、武昌鱼。待见了爹爹,你可别提牛肉面,免得奶奶又说你心系大明!」

王贵听闻,哈哈一笑,却压低声音,对岳云道:「少将军,大哥听闻你从明国带回疫苗,甚是欣慰。只是洞庭湖战事正急,杨幺水军顽抗,伪秦刘光世又趁乱渔利,你此行劝和,恐不易说服经略府。」

岳云点头,目光坚定:「王二叔,干娘说,刀兵伤民,议和可救荆湖万民。云儿带疫苗与书信,望助爹爹平疫稳湖,共抗金贼!」

姚氏耳尖,闻「干娘」,脸色微沉,斥道:「云儿,你爹奉旨剿匪,忠义为先!方首相恩义虽重,赵官家才是你们的君父!」

岳云恭声应道:「奶奶教诲,云儿铭记。云儿此行,只为团聚爹爹,助荆湖防疫,定不负孝道!」

这日鄂州(今武昌)天朗气清。岳飞晨起校阅营中兵士,见春训秩然,士卒精整,遂命暂歇一日,与张宪、牛皋、徐庆数人泛舟汉江,登临黄鹤楼。

此楼屹立于蛇山之巅,自唐以来即为荆楚名胜,登临者无不动心。当日风息雪融,万里晴空,登楼远眺,视野空阔。

岳飞一行至最高层,极目北望,只见江汉之水浩浩荡荡,对岸汉阳军城楼隐隐,远处中原方向,云烟浮动,如同万里愁思压胸而来。岳飞双手扶栏,久久不语。

张宪在侧轻声道:「大哥登楼怀古,有所感否?」

岳飞微一点头,目光灼灼望北:「昔年我尚年幼,随母由相州赴东京。那时沿途城郭繁华,村落炊烟连绵不绝。如今北地……再无音信矣。」

徐庆亦低声道:「从荆襄至淮北,北望中原,常见义军难民南奔,形如鬼魅。刘豫之治,伪官盗贼无异,百姓苦不堪言。」

岳飞转身对众人道:「我昨日阅报,见江东方师妹以牛痘疫苗救万民于天花,思之悲从中来。若我大宋能安民生、擎正道,又何至今日之局?」

片刻,他忽然朗声道:「张宪,取笔来!」

张宪忙解下书囊,递出笔墨纸砚。岳飞铺纸于楼廊石案之上,濡墨凝神,片刻之间,笔走龙蛇,一首沉郁悲壮之词流淌其间: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词成,众人无语,惟有寒风掠楼檐作答。牛皋低声喃喃:「岳太尉之心,千军万马也不敌矣。」

岳飞将词交予张宪,道:「汝将此词钤印钤记,刻石立于楼下。不为自夸,为警后人。中原未复,寸心难安。」

张宪躬身领命。

片刻后,黄鹤楼上,岳飞披风而立,望着风中词卷,似见洛水之滨、汴梁之月、相州故土,万里血与火,皆映在他眼中。

远处汉江水声浩荡,正如他胸中忠义未歇。身后是厨下正备晚宴的热闹烟气,隔着纸窗传来切菜、拌汤与小厮笑语的声音。

岳翻搓手走来,笑问道:「大哥,这等天气你还站在风口儿?咱娘要是看见准一顿训了。」

岳飞回过头来,脸上罕见地浮起一丝紧张的微笑:「二弟,从相州一别,云儿已有六载不见。如今他带着雷儿和咱娘一同归来……你说他,还会叫我一声爹吗?」

岳翻沉默片刻,拍了拍兄长肩膀:「他若不认你,那就不是你岳飞的儿子了。可……这些年他是在明国长大的啊,听说如今叫什么『少年神机营』?还学格物数理化?」

岳飞点头,语气中带着复杂:「那是他干娘教的——方梦华。」

「那便更妙。」岳翻挑眉一笑,「她可是你念念不忘的师妹呢。」

岳飞苦笑不语,身后仆役急报:「启禀经略相公,王贵王统制领太夫人与少将军、幼公子到南门了。」

岳飞闻言心头一震,快步向前厅而去。厅中已备银耳莲子羹,侍女齐整,一室迎亲之态。

门口传来动静,王贵先躬身入内:「启禀大哥,太夫人与少将军、幼公子已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