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 一〇六三章 四面楚歌(1 / 2)
洞庭湖的波涛,似乎也沾染了阴谋的气息,不安地翻涌着。素孝镇水寨倾巢而出,百艘大小战船扯满风帆,号角凄厉,破开茫茫烟波,浩荡南下!船头猎猎作响的,已不再是「大楚」旗号,而是刺眼的大宋「荆湖水师都总管」战旗!
主舰船头,杨钦身披崭新甲胄,束发金冠,目光却阴鸷如刀,死死盯着水天相接处隐约浮现的澧州城廓。然而,迎接他的并非想象中的「箪食壶浆」,而是——森严壁垒,弓弩如林!城头之上,一员楚军大将身披玄黑鳞甲,眼神锐利如鹰隼,正是澧州守将「千面神」杜仙!他冷冷地俯瞰着这支挂着宋旗的「叛军」船队,杀气凛然。
岳飞承诺的接应大将张宪,踪影全无!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杨钦猛地回头,扫视身后甲板上那些被迫跟随的原楚军将领们——陈瑫、刘衡、池圭、从化、张虎、李迟。他们或眼神躲闪,或面带不甘,或隐忍怒火,如同一堆随时可能引爆的炸药!一旦杨幺追兵杀到,内外夹击,顷刻间便是船毁人亡!
「不能等了!」杨钦眼中凶光一闪,对心腹低语:「先下手为强!」
他立刻命人取来早已准备好的、从惨死的副军师程林处搜刮来的印信,模仿程林的笔迹,飞快草拟了一道「大楚军政令」:「奉大楚天王令!兹因军情紧急,着素孝镇水寨杨钦部即刻接管澧州防务!原守将杜仙,速率所部精兵,回防鼎州,不得有误!此令!」
文辞堂皇,印信齐全,真假难辨!这封伪造的军令,被快船送至城下。
杜仙验看印信,虽觉事出突然,但军令如山,印信无误,心中虽有疑虑,却也不敢违抗「王命」。他狠狠瞪了一眼船头的杨钦,终究是咬牙下令:「开城门!全军集结,随我回援鼎州!」
澧州城门洞开,守军如潮水般撤出。杨钦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和平接管了澧州重镇!
毒计,这才刚刚开始!
杨钦马不停蹄,又伪造了一份加盖澧州军印的「告急文书」,遣快马直扑辰州!文书上语焉不详,字字惊心:「澧州告急!敌势浩大,兵临城下!危在旦夕!速发援兵!迟则城破人亡——!!!」
同时,第三道阴险的指令,化作密信,由死士火速送往张宪军中:「辰州援兵已中计南下!必经大浮山口!伏而歼之!绝其后患!机不可失!」
数日后,澧州城头,已然换上岳家军的蜀宋旗帜。
岳飞亲自抵达,检阅城防,清点粮秣军械。看到杨钦「恭顺」地跪迎,并「献上」被他裹挟投降的陈瑫、刘衡、池圭、从化、张虎、李迟六员楚军水将,岳飞紧绷的脸色才略微缓和。他命牛皋、王贵好生安抚这些降将,当场分拨官阶、赏赐金银。看着到手的官凭和沉甸甸的银两,降将们脸上的阴霾终于被一丝「前程」的亮色取代,气氛暂时稳定下来。
当夜,杨钦更是备下厚礼,再次向岳飞表「忠心」。岳飞看着眼前这个心思深沉、手段毒辣的降将,心中戒意未消,但眼下正值用人之际,杨钦及其麾下水军确实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他压下疑虑,暂且将其部收编安置。
与此同时,大浮山口。杀气,早已在此地凝固!
张宪亲率精锐,早已依据密报,在此布下天罗地网!山道两侧,伏兵屏息凝神,弓弩上弦,刀枪出鞘,只待猎物入瓮!
蹄声如雷,烟尘蔽日!辰州援军果然如期而至!为首大将,正是大楚赫赫有名的猛将,「义大虫」温通!他身跨一匹神骏的瓜黄大马,手中一杆碗口粗的描金巨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威风凛凛!左右副将,「铁背鲶」李青、「银睚眦」方深,各持兵刃,杀气腾腾!身后七八千辰州精锐,盔甲鲜明,战意高昂,一心要解澧州之围!
眼看大军即将进入山口,张宪阵中,先锋大将宇文重庆猛地策马而出!他手中三尖两刃斧寒光四射,声如炸雷,响彻山谷:「呔!不怕死的蠢货!送命来罢——!」
李青、方深闻言暴怒!他们水中称雄,何曾受过如此挑衅?两人怒吼一声,双双拍马杀出!三匹战马如同离弦之箭,对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