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一一〇四章 天命之论(2 / 2)
杨太勒住马缰,目光沉沉地落在这些汉子身上,又越过他们,投向更远处在朦胧夜色中依然传出轰鸣的「赣西农具厂」方向。他沉默良久,才低哑开口:「大姐,我看明白了。」
「当初在鼎州,大楚军分田到户。那些农人,眼神里是感激,是安稳,是终于不必被地主盘剥的庆幸……但也仅此而已。他们攥着那张不知能保多久的地契,想的只是明年能不能多收几斗谷,后年会不会又被夺回去。那是日复一日的‘活着’,是‘温饱’的预期,却……」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一个贴切的词,「……却没有‘奔头’。」
他指向那些捧着饭碗、眼里闪着光谈论孩子上学、谈论开春后工厂还要招工的汉子:「可妳看他们。他们谈论的不是今年能攒下几石粮,而是‘工钱’、‘学堂’、‘新房子’!他们相信明天会更好,相信靠自己的力气和手艺,能让婆娘孩子穿暖吃饱,能让娃儿读上书,甚至……住进这红谷滩的新屋!这眼神……我大楚治下,从未有过。」
杨太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的释然:「大楚没有天命,输得不冤。我们只给了他们一块地,却没能给他们一个……像这样的明天。」
方梦华闻言,并未立刻接话,只是轻轻一夹马腹,示意继续前行。马蹄踏着初春松软的泥土,发出沉闷的声响。行至一处视野开阔的江畔高地,可遥望对岸洪州城辉煌的灯火与更远处滕王阁模糊的剪影。她勒马停驻,江风拂动她鬓角的碎发,目光投向浩渺的江面深处,仿佛穿透了时空。
「天命?」方梦华忽然轻笑出声,那笑声里带着洞悉世事的沧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你那位老对手,岳鹏举岳师兄,他矢志不渝的‘天命’,是忠于赵宋官家。哪怕十二道金牌催命,哪怕赵构要他引颈就戮,他心中的‘忠义’二字,重逾泰山,那便是他认定的‘天命’所在。此等人杰,可敬,可叹,亦可怜。」
她转过头,目光锐利如电,直视杨太:「可这天下,如岳师兄这般认死理、将‘忠义’刻进骨血里的清流,又有几人?绝大多数人,如盐城滩头那赛保义宋江……」
提到这个名字,方梦华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当年姐在达蓬山收拢十三兄残部不久,在盐城海滩救下他梁山泊残部一命。摆下接风宴,他宋江却搬出什么‘京东老规矩’,道姐乃一介女流,连上桌同饮的资格都无!何其可笑!那桌席,本就是姐的席!可彼时为了绿林同盟大局,姐忍了。」她语气平淡,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可最后呢?他中了毒箭濒死,还是把仅存的十几个兄弟,托付给了姐。这岂非是承认,在那绿林草莽的世界里,谁拳头硬、谁能给兄弟一条活路,哪怕不带把也可称‘天下至雄’?这便是他心中最现实的‘天命’!」
「再如洞庭湖结义,」方梦华语气缓了缓,「你义父钟相天王,何等英雄人物?心中岂无傲气?可最终,他不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在明楚联盟中,大楚是受助一方?因为他清楚,没有我大明的火器粮秣,大楚撑不过伪齐、伪秦与蜀宋的夹击!生存,便是他那时最大的‘天命’!」
方梦华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务实:「说到底,阿太,这世间绝大多数人认可的‘天命’,剥开那层忠孝节义、神佛鬼怪的外衣,无非两件事:」
她伸出两根手指,在夜色中清晰无比:
「第一,跟谁混,能打胜仗?」
「第二,跟谁混,能过上好日子?」
她指向脚下这片蒸腾着希望的红谷滩工地,又指向对岸灯火辉煌的洪州城:「你看你那老泰山,沈千山。」
杨太身躯微微一震。沈家,舟山赫赫有名的世家地头蛇,也曾是他「大圣天王」誓要铲除的「吸血虫」之一!目前也是他与沈青菱结合的最大阻力源头。
「当初在舟山,他视姐为洪水猛兽,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方梦华语气带着一丝玩味,「可如今呢?他成了明海商会的大股东!赣西铜业、华光灯泡、甚至这红谷滩新城,都有他的股份!他的田租?早变卖了七七八八,换成了这些‘妖术工厂’的股票!他现在赚的银子,在宋朝当十辈子地主也赚不来!你让他现在回头去给赵宋当顺民?去守着他那几亩‘祖产’?他第一个跟你拼命!因为他所有的身家性命、所有的富贵荣华,都已和大明这条船死死绑在了一起!这便是‘好日子’带来的‘天命’!」
方梦华的目光最后落到杨太身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坦然与强大无比的自信:「至于兵权……无论是当初的南路司令吕师囊,还是如今的你,洞庭军团长杨太!姐允你们保留重兵,并非姐妇人之仁,更非忌惮你们势大难制。」
她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磅礴气势:「因为姐清楚,对于你麾下那些士卒而言——姐能给他们的饷银、军械、荣勋、退伍后的工坊安置、子女的教育前程……你们,都给不了!」
「姐能带着他们打胜仗,打下一个越来越强盛、让他们和家人越来越有奔头的大明!你们,做不到!」
「所以,」方梦华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在江风中回荡,「你们的兵权,根基在我!士卒的心,在我!你们纵有千军万马,又拿什么来反?造谁的反?造他们自己好日子的反吗?!」
她嘴角勾起一抹冷峭而智慧的弧度:「这便是为何,姐无需效仿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更不怕什么‘太阿倒持’的鬼话!只要这‘打胜仗’、‘过好日子’的‘天命’还在姐手中一天,你杨太的兵权,便是姐手中最锋利的矛!指向哪里,便刺向哪里!」
杨太如遭雷击,呆立马上。江风呼啸,吹不散他心头的滔天巨浪。方梦华那番关于「天命」赤裸裸却又无比真实的剖析,如同最锋利的刻刀,将他心中残存的、属于「大圣天王」的最后一点不甘与傲气,彻底剜去。他看着对岸洪州城璀璨的灯火,看着脚下红谷滩工地上那象征着希望与新生的喧嚣,又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卷坚硬冰冷的钨丝。一股前所未有的、沉甸甸的明悟与归属感,如同脚下赣江的春潮,汹涌地漫过心头。
这,便是新的天命所归。它不在虚无缥缈的神谕,不在腐朽的皇权,而在这钢铁轰鸣、电流奔涌、能让最卑微的农夫挺直腰杆看到希望的——煌煌大明的根基里!而他杨太,已与这根基,牢牢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