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一一一二章 战俘赎买(2 / 2)
阿塔与乌拉操着混杂萨利什语、阿伊努语并辅以夸张手势的语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向马迪卡长老传达了王大虎的意图:需要人手干重体力活(他们反复比划扛巨木、挖深坑的动作),作为回报,可给予铁锅、钢勺或甜酒。
然而,「雇用劳动」、「出力换酬」这套基于货币或契约的雇佣关系,对于刚刚迈入早期奴隶制门槛(拥有战俘奴隶)的努克萨克人而言,是完全超出认知范畴的异域概念。在他们的社会逻辑里,只存在几种关系:部落成员:共同劳作,共享成果(渔猎采集所得)。奴隶(战俘):人身完全归属主人,无条件强制劳动。交易:以物易物,如用毛皮、贝壳直接换取钢刀、甜酒。
阿塔和乌拉反复强调的「干活换东西」、「不是打仗」、「干完活给东西」,在马迪卡长老和奇托的理解中,被自然而然地、毫无障碍地归入了第三种模式——交易。只不过,这次交易的标的物,似乎不是有形的货物,而是……劳动力本身?或者说,是劳动力一段时间的支配权?这在他们看来,与直接买卖奴隶并无本质区别!
马迪卡长老捋着胡须,睿智的目光扫过不远处被绳索串系、垂头丧气的炉石虎地俘虏。这些新添的奴隶,需要消耗部落宝贵的粮食来养活,短期内也难以驯服,更可能成为不安定因素。如果能用他们换来实用的「神器」,岂非一举两得?铁锅可烹煮更多食物,钢勺是难得的精细器具,甜酒更能彰显酋长权威与慷慨。
「干活换东西……」马迪卡长老沉吟着,手指点向那些俘虏,「贵国公之意,是否欲以‘神器’为价,换取我部之人前往效力,专司重劳苦役?且……此等人一经交付,便归贵国公所有?如同……」他顿了顿,指向俘虏,「如同此辈,今归我努克萨克所有一般?」
阿塔和乌拉未能敏锐捕捉到「归他管了」与「雇用干活」之间天堑般的本质差异。他们只欣喜地听到长老似乎理解了「用人换东西」的核心,且态度积极!于是忙不迭点头:「对!对!国公爷要人干活!给好宝贝换!」
马迪卡长老脸上露出了然于胸的笑容。原来如此!这「巨鱼部落」的大酋长,是看上了我部刚得的奴隶,欲购去替他干那些累死牛马的苦役!此乃双赢之局!
「善!」长老爽朗挥手,「奇托!速去挑选!择二十六名最精壮、最有力气的炉石虎地汉子出来!」他转向阿塔与乌拉,指着正被驱赶出列的俘虏:「此二十六人,自即刻起,便归属贵国公了!任其驱使,劳作不息!至于酬劳……」他目光炯炯,指向阿塔带来的样品,「此等铁锅,需十口!钢勺,需三十柄!甜酒……嗯,暂取三坛!」
阿塔与乌拉见长老如此「爽快」应允,还主动「议价」,以为大功告成,喜形于色,连连应承。他们全然不知,在长老的理解中,这二十六名俘虏是作为「奴隶」被一次性、永久性地卖断给了王大虎,而非被「雇佣」去临时劳作。
当日下午,二十六名双手被粗糙绳索紧缚、神情惊惶绝望如待宰羔羊的炉石虎地精壮男子,在努克萨克战士的押解下,被驱赶至启门寨营地。随行的,还有马迪卡长老「慷慨附赠」的几大包干鲑鱼与浆果干——在他看来,这是交付「货物」时应附带的「口粮」。
阿塔与乌拉兴高采烈地向王大虎复命:「国公爷!人已带到!二十六名壮劳力!马迪卡长老索价十口铁锅、三十把钢勺、三坛甜酒为酬!」
王大虎步出行辕,目光落在眼前这群被绳索捆绑、如同牲口般瑟缩站立的土著俘虏身上。他再看向阿塔与乌拉那一脸「圆满完成任务」的邀功神情,最后回想起自己「雇用自由劳动力」的初衷……一股巨大的荒谬感与冰冷的寒意瞬间攫住了他!
他张了张嘴,看着俘虏眼中那深切的恐惧、麻木的屈辱,李天佑那番关于「仁」、「教化」与「堂堂正正」的铿锵话语如惊雷般在耳边炸响!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文明准则,在这赤裸裸的、野蛮的人口买卖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最终,千言万语化作一声沉重的、饱含无奈与自嘲的长叹。
这精心构想的「雇佣劳动」,怎地转眼间就成了这无法辩驳的「奴隶贸易」?自己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接收异族战俘奴隶的「买家」?这与他想招募萨利什自由民有偿参与筑城的初衷,简直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罢了……罢了……」王大虎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看着那二十六双充满不安与敌意的眼睛,无力地挥挥手,「先……先予松绑!寻妥善之地安置,勿令饥寒。铁锅钢勺甜酒……照长老所求之数,速速送去。」他顿了顿,语气复杂得如同吞了黄连,「再……再告诉长老……就说……人,我‘收到’了。」
看着手下人领命而去处理这桩啼笑皆非的「交易」,王大虎的目光再次投向营寨外那如火如荼却也举步维艰的开荒景象。李天佑关于「教化」的理想还在耳边回响,眼前却已堆着二十六个用「神器」换来的、烫手山芋般的异族奴隶。在这片法则迥异的蛮荒新陆上,文明的碰撞与误读,其艰难与荒诞,似乎比开垦那板结千年的土地,还要深重百倍。
「教化之路……」王大虎望着暮色四合的天际,喃喃自语,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沉重与迷茫,「果然……道阻且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