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一一三六章 太阳金字塔(1 / 2)
舰队出了峡湾,转向东南,乘着盛夏暖流沿着越发荒凉的海岸线向东南方向持续航行数日。干燥的热风与单调的沙石景色令人倍感疲惫。就在船队淡水补给需要再次补充之际,海风由峡口的狂烈渐转为平和,天水相接处渐次浮现几个绿意盎然的小岛,如明珠散落在蔚蓝海上——那是一组无人岛屿(玛丽亚群岛)。
「国公爷,夫人,那是‘中途之石’,」奇努克通事指着岛屿说道,「我们奇努克商人划独木舟南下,去往托尔特克之地贸易时,通常也会在这些岛上歇脚,补充淡水和捕捉些海鸟、海龟。从这些岛再往东南方向划,距离托尔特克人的海岸,大约就只有二百多里了,算是最后一段相对好走的海路。祖先常划独木舟来到这里,先休整,再趁着海潮去换取玉米与火石。」
王大虎闻言,精神一振。他下令船队靠近主岛,派遣小队登陆勘察。岛屿不大,植被谈不上丰茂,但确实有淡水水源,也有一些耐旱的灌木和零星果树,海鸟种群丰富,周边海域鱼产也不少。
登岛之后,只见山势不高,遍布灌木果树,林间还有野鹿出没,泉水自岩隙流下,澄澈如镜。水手们迅速收集野果,捕捞浅滩的鱼虾,终于补足了在炎热船舱中久缺的鲜食。
周蒙花仔细评估了岛屿的承载能力,对王大虎道:「虎子,此岛资源,粗略估算,约可维持二百人长期驻守。有淡水,可耕之地虽少,但捕鱼拾贝、饲养禽畜,加之储备粮秣,足可建成一处稳固的中转补给点。」
王大虎站在岛上最高处,环顾四周。这里位置关键,恰如通事所言,是北上南下航线的重要节点,也是未来进一步探索托尔特克地区的前进基地。
「好!此地便是海上门户。若不先行占下,日后或为诸部争夺,反成后患。」他当机立断,「就在此岛修建一座水寨港口!留下两艘风帆船、一百名军士及必要的工匠驻守,平整土地,修建码头、仓库、营房和简易炮位。今后往来船队,皆可在此休整补给,亦可为监视周遭海域之耳目!」
命令迅速下达。部分人员和物资开始卸船,建设工作随即展开。王大虎将此岛命名为「望托岛」,寓意遥望托尔特克之地。
当下他下令以舰队所携木材石灰,连夜筹建一处水寨。工匠与士卒挥斧伐木,立起木桩与栈道;水手则在岸边挖出储水坑,筑以石墙。寨子面向海湾,既可泊船,又便于监视四周水道。
奇努克向导们在旁观望,彼此低语不已。对他们而言,这几座小岛原本只是中途休脚之地,如今却被「神鱼部落」筑起坚固的营垒,气象顿时不同。
「水寨一成,此地便是大明海门。」王大虎立于寨口,眺望波光粼粼的远方海面,低声对周蒙花道,「将来无论谁欲往返南北,都必须经我门下。」
安置好中转基地后,主力舰队再次启程,怀着愈发强烈的期待,向着东南方向那片传说中的土地驶去。
当「望托岛」的烽火台还在身后海平线上摇曳成一道淡痕时,舰队已驶入一片完全陌生的海域。水温明显升高,舷窗外开始出现巨大的蝠鲼跃出水面,空气里弥漫着某种热带植物腐败的甜腻气息。
舰队自海中小岛启程,鼓帆南东,望见前方陆影渐近。奇努克通事说道:「此处便是托克尔特人的土地,古称伊斯特兰。」
然而船队逐渐靠近,却见沿岸尽是峭壁嶙峋,海浪拍击如雷,竟无一处可泊。崖壁高耸,云雾缭绕,林木自断崖边垂落,宛如一幅凶险天障。王大虎站在舰首,沉声道:「此处虽为天险,却非筑城立国之地。我等寻找的乃是能容百船、出入便利的良港。」
又航行数日,根据奇努克通事的指引,他们应该已经接近了所谓的「托尔特克」海岸。然而,望远镜所及的岸边,却是连绵不断的悬崖峭壁,浪涛拍打着礁石,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安全靠岸的天然港湾或河口。这片区域(大致对应今墨西哥米却肯州海岸)地势险峻,显然不适合大型船队停泊登陆。
在奇努克人口中「最后二百里」的航程里,海岸线陡然变得嶙峋险恶。黑紫色的玄武岩悬崖如獠牙般啃噬着海浪,暗礁群在浅水下露出森然轮廓。「沧海龙吟号」不得不数次放出测深艇引导航行,有两次甚至听见龙骨与水下礁石摩擦的骇人声响。
「看来托尔特克人并不临海而居,或者他们的海岸并非处处宜于泊船。」周蒙花观察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