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1147章 一一四五章 云开望加锡

第1147章 一一四五章 云开望加锡(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永乐十三年末大明王师解放荆湖南路的兵锋已席卷辰、沅、靖诸州,所向披靡。原依附于伪秦和蜀宋政权的各地土司或降或逃,惶惶不可终日。然而,在这片肃杀的气氛中,一支来自辰州深山的人马,却带着与众不同的决心,主动走出了群山。

辰州五溪蛮大酋长、世代统治泸溪流域的田宗亮,亲率百余名族中头人与精壮武士,携带象征归顺的户籍册、山川图以及世代传承的铜鼓铜符,来到了刚刚设立的明军辰州安抚使司衙门前。他们未着素缟请罪,也未负荆,而是衣着整齐,神色肃穆中带着一丝难以压抑的迫切。

田宗亮身材不高,却极精悍,额头上深刻的皱纹记录着山中的风霜与岁月。他无视周围明军(原楚军)士卒警惕的目光,大步上前,对着安抚使「千面神」杜仙朗声道:「杜头领!辰州田氏,世居五溪,向来自治,不习王化。然今日天兵已至,新政大行,我等山野之人,皆知大势不可逆。与其困守穷山,坐待朝廷改土归流之策逐步削我权柄,不如效仿岭南僮、瑶诸族前辈,为我族人另谋一条通天大道!」

杜仙闻言,眉头微挑:「哦?田酋长所谓的通天大道是?」

田宗亮目光灼灼,声音斩钉截铁:「献土!内附!只求朝廷准我率愿追随之族人,依岭南旧例,出海!远赴南洋,另辟家园!」

他身后的头人们也纷纷附和:「对!出海!听闻僮人莫氏在婆罗洲北岸已立稳脚跟,称雄一方!我五溪儿郎,论勇武,论吃苦,何曾输与他人!」

「与其在此地将来或许与官府龃龉,不如去那无主之地,自成格局!朝廷若允,我田宗亮在此立誓,永世称臣纳贡,绝不背弃!」

杜仙大为惊异,不敢怠慢,立刻六百里加急将此事直报金陵。

消息传到方梦华所在的洪州行辕处,众人皆感意外,随即又是了然。方梦华欣然批复:「准其所请!田氏主动内附,深明大义,其志可嘉。着南海道总督府妥善安排船只,划定登陆之地,一应待遇,参照此前岭南诸士司例。务必使其感受到天朝之怀柔与信诺。」

她看着地图,指尖在南洋群岛中一点:「苏拉威西岛,形如海怪,地当要冲。其西南端望加锡海峡,乃沟通爪哇海与弗洛勒斯海之咽喉,位置紧要。且此地土邦林立,势力分散,正需一支强力入局。告诉田宗亮,此地,便是朝廷赐予他五溪苗家的新家园!」

继辰州田宗亮主动请缨之后,又一则消息在荆湖南路尚未完全平定的土司圈子里激荡开来——桂阳军临武一带势力最大的瑶族土司,彭氏峒主彭勃企,亦做出了惊人之举。

与田宗亮的主动献土不同,彭勃企的处境更为微妙。彭氏在伪秦统治期间,曾一度摇摆,与伪秦郡守有过些许不清不楚的往来,虽未直接助纣为虐,但在大明王师收取桂阳后,这便成了悬在头顶的利剑。彭勃企深知,即便朝廷暂不追究,将来「改土归流」之大势下,彭氏的地位也必然难保,甚至可能被秋后算账。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效法辰州苗例,搏一个海外前程!

他立刻召集族中长老,言明利害:「五溪田家已登船出海,据闻朝廷划予之地乃南洋大岛,虽有瘴疠土人,然天地广阔,尽可施展!我彭氏世代居于山林,难道离了这桂阳山沟,便活不下去了吗?与其在此地战战兢兢,看朝廷脸色,不如去那新地,自成格局!朝廷正需此等主动内附之例,必不会阻拦!」

族中虽有异议,但多数头人,尤其是年轻一辈,早已被岭南土司在婆罗洲「称王称霸」的传闻撩拨得心驰神往,纷纷赞同。

彭勃企做事极为谨慎周全。他并未立刻声张,而是先派心腹带着重礼,秘密联络了正在辰州处理田氏内附事宜的明军官员,委婉表达了仿效之意,并隐晦提及愿以「捐献军资、助力平靖地方」来换取一个「体面内附、率众出海」的机会。

方梦华闻之,微微一笑:「这个彭勃企,倒是个识时务的聪明人。允了他!告诉他,朝廷念其主动归化,前事一概不究。南海道会安排船队接应。至于地方…」她的手指再次点在苏拉威西岛漫长而曲折的海岸线上,「田宗亮在西南望加锡立足,便让彭氏去东北角的桑帕拉河口吧!一南一北,互为犄角,也好让这『海怪之岛』,早日纳入王化。」

数月后,望加锡海峡,风高浪急。

田宗亮尽召嫡系九峒十八寨,凡四千余众,登舰南下。船队过七洲洋时,遇飓风狂浪,苗人自古居于深山,不习海性,呕吐狼藉者甚众。然田宗亮立于舰首,以苗巫祝祷之法,挥银鞭指天叱海:「盘瓠先祖护我!云梦大泽之水,岂畏南洋之波?」竟稳得人心。

依海图指引,又得林元仲所遣向导相助,船队终抵苏拉威西岛西南海岸。但见此地迥异婆罗洲:海岸嶙峋陡峭,湾澳深幽,远处火山吞云吐雾,土地黝黑肥沃。土著布吉人驾狭长快舟如飞鱼掠浪,见大船队至,惊疑环伺。

数十艘南海道的大福船劈开墨蓝色的海水,驶近苏拉威西岛西南海岸。这里的海岸与婆罗洲的郁郁葱葱不同,更多是石灰岩峭壁与错落的丘陵,地势险峻,却也易守难攻。

田宗亮立于首船船头,身披一件崭新的明廷赐予的锦袍,內里却依旧是苗家传统的靛蓝染布衣。他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这片陌生的土地。身后,是数千名五溪苗家的精壮子弟及其家眷,人人面色坚毅,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离乡的决绝。

「登岸!」田宗亮一声令下,声音沉稳有力。

苗人素以山地民族著称,极善适应艰苦环境。登陆过程有条不紊,毫不拖沓。他们迅速占据了一处临海的高崖台地,依托地形,伐木立栅,修建简易寨墙,动作娴熟无比,彷佛已在此地生活了数十年。

「此地,便叫『镇峒堡』!」田宗亮以苗语命名,意为「镇守海峒之堡」。他并未急于向内陆扩张,而是首先稳固海岸据点,派出手下最精锐的猎手,分成数股,深入周围山林侦查地形、水源以及土著部落的分布情况。

田宗亮率巫觋举行「安山祭」。立枫木为柱,以丹砂画「盘瓠神纹」于巨岩上,杀白牛祭天地,唱诵《迁峒古歌》:「武陵云深锁盘瓠,五溪月明照远途;今日踏火过重洋,枫木立处是吾土。」

祭毕,田宗亮方勘地势。望加锡背山面海,多有平野,然火山灰土虽肥,却多礁石。苗众自幼开梯田于陡坡,善用石砌坎,见状反觉亲切。田宗亮下令:「依山势起梯田,引山泉灌溉;海滨砌石为堡,防浪亦防侵。」

苗人工艺于此大放异彩:他们以辰州带来的朱砂、赭石调浆,在新建吊脚楼檐角绘出绚丽的蝴蝶纹、枫树纹;女子以五色丝线混当地棕榈纤维,织出「海云锦」;男子则采火山黑石,锻造成比辰溪铁更锋利的刀锄。

与婆罗洲不同,苏拉威西岛上的布吉人、望加锡人等土著民风更为彪悍,且社会组织程度更高。很快,双方的探路队伍便发生了小规模冲突。

布吉人本以航海贸易立族,勇悍善战。初时欲驱新来者,夜袭苗寨。然苗家弓弩毒矢、竹签陷阱、傩面惊敌之术,迥异以往所见。几番较量,布吉人头领见苗人固守不侵,且带来布匹、瓷器和先进的农耕技术,遂生结交之心。

田宗亮闻报,并不惊慌,反而冷笑一声:「山有山规,海有海法。既然到了此地,便要让此地人知晓我五溪苗家的规矩!」

他并不一味强攻,而是展现出了高超的交涉手腕。他选中了一个与周围部落有世仇的布吉人小酋长,赠予盐铁、布匹以及从大明带来的精美瓷器,与其结盟,获取了当地的重要情报。

随后,他亲率百名苗家弩手,在盟友的带领下,于一处山谷中伏击了当地最为强悍好战的一个望加锡人部落的战士队伍。苗家弩箭精准而致命,在丛林中更是防不胜防。一战之下,便重创了该部落的武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