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一一六三章 国会述职(1 / 2)
永乐十四年三月十五,金陵国会大厦琉璃穹顶下,肃穆与喧嚣奇异交织。济济一堂的,除了百余名议员,更添了许多新面孔——来自新收复的湘赣二十一州的临时代表。他们衣着各异,口音纷杂,有的身着浆洗得发白的旧宋儒衫,眼神中带着拘谨与审视;有的则是短褂打扮,手指粗大,显然是地方推选的实干派,目光热切而好奇地打量着这座象征着大明最高权柄的殿堂。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气氛,是开拓者的豪情,亦是治理者沉重的压力。
方梦华立于议事台前,一身素净的深青色首相常服,容颜略显疲惫,眼神却亮如晨星。她身后,巨幅的《大明永乐十四年疆域图》缓缓垂下,其上,代表明国疆土的朱红色已从东南一隅,磅礴西进,将整个湘赣大地乃至部分荆湖南路尽数囊括,蔚为壮观。
「诸君,」她的声音清澈而沉稳,穿透大殿,「永乐十三年,西征告捷。伪秦刘光世伏诛,其僭伪政权烟消云散。大楚杨幺部,深明大义,接受整编,共襄大明盛举。」
她的话语平静,却自带千钧之力,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代表,无论是江南旧员还是湘赣新人,无不屏息凝神。
「此战,我军新收袁州、筠州、吉州、临江、南安、兴国、鄂州、岳州、鼎州、潭州、衡州、郴州、永州、道州、桂阳、全州、邵州、武冈、靖州、沅州、辰州,凡二十一城!此非仅为疆土之拓展,更是将数百万深陷水火之同胞,重纳于王化之下!」
话音落下,短暂的寂静后,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爆发,尤其是来自湘赣地区的代表,许多人更是热泪盈眶,用力鼓掌直至双手通红。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太久。
但方梦华话锋一转,语气沉凝下来:「然,捷报背后,乃是满目疮痍。伪秦治下,非止民生凋敝,更是人心离散,隔阂巨大,几为一片赤贫之废墟。收复失地,易;收复人心,难;再造一片生机勃勃之新土,更难!」
台下,新代表们的脸色也随之黯淡,他们正是从那片废墟中走来,深知此言非虚。
她目光扫过全场,尤其在那几位新代表脸上略有停留。「故,西征之功,非止于战场。战场之外,另一场更为艰巨之战事,早已展开!」
「赣西铜业,已出第一炉铜锭!南安乌金(钨矿),首条钨丝已试拉成功!华光灯泡厂,玻璃泡体良品率已超七成!兴国电缆厂,地基已夯,机器待装!此非仅为工业,更是安顿流民、吸纳就业、注入活水之生命线!」
「洪潭铁路,勘测已毕,只待物料汇集,便可动工!豫章大桥,桥墩已立,赣江天堑变通途指日可待!此非仅为工程,更是串联城乡、打通血脉、重塑地理之经济动脉!」
「湘赣过渡委员会已依法成立,首期吏员考试于岳麓山下圆满结束,择优录用一千二百余人!无论其出身前宋秀才亦或乡野能吏,凡愿认同我大明法度、秉持公心者,皆可纳入治理体系,为国效力!此非仅为选官,更是重建秩序、凝聚共识、培植根基之百年大计!」
每一项成就,她都说得清晰平实,却汇聚成一股令人振奋的洪流。新代表们眼中光彩愈盛,仿佛看到了家乡变化的蓝图。
「今年,乃本届内阁任期最后一年。秋季,大明将迎来开国后第一次国会改选!」方梦华的声音陡然提高,充满力量,「回首第一个五年,我等接手的是一个残破的江南。而今日,我可在此向天下宣告:」
「金虏已被驱赶至徐州以北,不敢南顾!」「趁火打劫之交趾,已遭严惩,收敛爪牙!」「作恶多端之伪秦,已灰飞烟灭,疆土归明!」「第一列火车,已奔驰于金陵至太平府之间!」「第一份电报,已跨越千里,瞬息即达!」「第一盏电灯,已在袁州城下,大放光明!」「数千所新式学校,已遍布州县,书声琅琅!」
每念出一项,台下掌声便热烈一分。五年艰辛,五年生聚,化为此刻沉甸甸的功绩,足以载入史册。许多老议员眼眶湿润,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