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1169章 一一六七章 财务东引

第1169章 一一六七章 财务东引(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方梦华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片赛璐珞样钞,虹彩在指尖流转,却映不亮她眼底的深潭。钱玉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雨,浇灭了最后一丝侥幸。国库空虚,信用悬丝,这煌煌大明,竟被最原始的「钱」字逼至绝境。

寂静在书房中蔓延,只有雨声敲窗,一声声,催人心焦。

良久,方梦华缓缓抬起头,目光却不再是之前的焦灼,反而沉淀出一种极致的冷静,甚至带着一丝近乎冷酷的锐利。

「钱行长,你说得对。」她的声音平稳得出奇,「技术的奇迹,无法填补白银的窟窿。信用这东西,虚无缥缈,建立在流沙之上,一有风吹草动,便会地动山摇。」

钱玉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对方如此干脆地承认困境。

方梦华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大明永乐十四年疆域图》前,她的目光掠过江南水乡,掠过新附的湘赣大地,最终,定格在那片隔海相望的岛屿。

「我们不能动摇国本,不能冒险降低准备率,引发挤兑。」她背对着钱玉,声音清晰而坚定,「所以,这笔钱,这笔无需抵押、无需利息、能立刻到手且不会动摇信用的巨款…」

她倏然转身,眼中闪烁着钱玉从未见过的、近乎野心的光芒。

「…必须从别处来。从一个,我们早已埋下伏笔的地方来。」

钱玉愕然:「别处?何处?如今四海之内,哪里还能…」

「四海之内没有,四海之外呢?」方梦华打断他,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笑意,「钱行长,你方才提醒了我。你提到了倭银,提到了那二百一十万两最初的‘压舱石’。」

她走回书案,指尖重重地点在杨八方才汇报的那个数字上:「一亿三千八百万两!九年时间,我们竟从倭国攫取了如此巨量的白银!这说明什么?」

钱玉下意识地回答:「说明…倭国银矿产出极其丰沛…」

「说明他们的白银,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多!更集中!」方梦华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石见银山?那或许只是明面上的矿脉!倭国三大家族(藤原、平、源)积累了数百年的财富呢?那些大名私藏的金银呢?战乱之时,什么最保值?不就是这些黄白之物吗?!」

钱玉倒吸一口凉气,似乎明白了什么,却又不敢置信:「首相,您莫非是想…」

「还记得杨八从对马岛送来的最新情报吗?」方梦华语速极快,眼中精光闪烁,「倭国内乱已臻极致!平氏、源氏决战在即,藤原氏苟延残喘,那个自称‘西山一揆’的女子阿妙也在搅动风云。他们的国库想必也早已打空,军队的饷银都快发不出了吧?」

她拿起那张精美的赛璐珞样钞,语气变得幽深:「你说,如果我们现在,以大明国家的名义,向他们三家同时提供一笔‘贷款’呢?」

「贷款?」钱玉彻底糊涂了,「我们哪还有钱贷给他们?」

「我们有钱!」方梦华举起手中的样钞,「我们有他们绝对无法拒绝的钱!就用这个——贷予他们支付军饷、购买粮草!利息可以低到让他们无法拒绝,甚至可以用未来的矿产、关税特权作为抵押——反正他们若战败,这些抵押品一文不值;若取胜,难道还敢赖我大明的账不成?」

钱玉目瞪口呆,被这大胆到疯狂的计划震得说不出话。这简直是…空手套白狼!用一堆「纸」(虽然是极难仿造的纸),去换取倭国实实在在的战略资源和政治特权!

「可是…他们怎么会认这种…」钱玉艰难地组织着语言。

「他们必须认!」方梦华斩钉截铁,「因为他们别无选择!战端一开,粮食、军械才是硬通货!而我们明海商会,掌控着对马海峡的贸易!我们不开仓,他们有钱也买不到粮!我们提供的‘信用券’,可以在明海商会遍布倭国的据点直接兑换成粮食、布匹、药品,甚至…军械。」

她露出一丝冰冷的微笑:「当然,兑换比例和商品种类,由我们说了算。这本质上,是我们用信用和物资,提前兑换他们未来可能拥有的白银和资源。就像…就像一张极具诱惑力的当票。」

「而且,」方梦华的声音充满了算计,「此举还能极大地推广我们的新钞!让这种无法仿造的钞票,直接介入倭国的战争经济体系!一旦他们用惯了,见识了其便利和‘价值’,将来即便战争结束,这种信用券也会在倭国拥有特殊的流通地位!这甚至比降低国内准备率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将信用的一部分风险,转嫁和分散出去了!」

钱玉怔在原地,大脑飞速运转,评估着这个计划那惊人胆大的可行性以及巨大的风险。这已远远超出了一般财政手段的范畴,这是将金融武器化,是建立在对方绝望之上的信用掠夺!

「当然,」方梦华语气稍缓,「国内的信心中枢绝不能动摇。明海银行总行的银钞准备率,一文都不能降低!不但不能降低,我们还要想办法,让它看起来更稳固!」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角落那个橱柜:「谢芷兰的磷光材料…或许可以先用在这里。立刻下令,首批赛璐珞新钞,优先用于替换旧版银钞,并且,公开宣布,新钞将采用前所未有的防伪技术,以彰显大明金融之稳固,杜绝一切伪钞!此举,本身就能提振信心!」

「同时,」她看向钱玉,目光灼灼,「立刻以重建江北、开发湘赣、巩固国防为由,向国会提交一份新的、额度更大的‘兴业国债’发行方案。利率…可以比之前稍高一点。」

钱玉一惊:「可是首相,刚才不是说…」

「刚才是刚才!」方梦华打断他,「现在不同了!一旦我们向倭国输出‘信用券’兑换白银的计划启动,就等于开辟了一个巨大的、隐形的资金池和风险缓冲池!这会给国内投资者一个强烈的信号:大明有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前景广阔!他们认购国债的信心自然会增强!这和新钞技术一样,都是‘信心’的一部分!」

她深吸一口气,总结道:「对内,用技术和新债发行展示信心,稳住基本盘;对外,用物资和金融手段,从倭国的战乱中榨取真金白银,反哺国内!两条腿走路,或许…能闯过这道鬼门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