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芳明1128 > 第1173章 一一七一章 新陆国策

第1173章 一一七一章 新陆国策(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阳光透过雕花木窗,落在中央大桌上那些来自新大陆的奇特物产上:金黄的玉米、艳红的番茄、深褐的可可豆,还有那幅不断被补充细节的巨幅海图。

方梦华的指尖轻轻点在那块雕刻着繁复纹路的黑曜石镜子上,目光却仿佛穿透了时空,落在了遥远大洋彼岸的那片墨西加高原。「托尔特克…金字塔历法,血祭,城邦,被新兴势力取代…」她低声沉吟,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大虎,蒙花,你们遇到的,绝非寻常蛮族。此等文明形态,其古老、其复杂度,颇类我华夏上古之夏商周三代更替嬗变之象。那阿兹特克,便是取而代之的‘商’,而这些托尔特克遗民,便是失国的‘夏’之余绪。」

她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在此等文明面前,屠杀征服之法,野蛮低效,且后患无穷。彼处人口以百万计,文明自有根基,强行征服统治,非我所愿,亦非我大明之力所能轻易企及。我们有更肥沃、更易开发的乌泽谷与天府谷,暂时无需贪多嚼不烂。」

她的目光变得深远:「对其策略,当以‘诸夏’视之。他们缺的不是文明,而是突破瓶颈的几把关键钥匙——」她指向那箱钢铁农具和武器样品,「一是坚韧之铁器,以改进生产与武备。」再指向窗外隐约传来的牛哞马嘶,「二是负重之牲畜,以解放人力,强健交通畜牧。」最后,她的手指点在玉米和番茄上,「而这三,或许便是这些高产耐旱之作物本身,若能互通有无,其民富足,则乱自息。」

「呼延相公,」她看向外务大臣呼延庆,「与托尔特克遗民乃至其敌阿兹特克之交往,须提升至‘外务’层面,而非简单‘拓殖’。应以平等贸易、技术交换、文化沟通为主,助其提升,使其成为我在新大陆之友好屏障,而非征服之对象。此乃长远之计。」

接着,她看向王大虎,语气转为务实:「至于你加国公国开垦之难,症结已明。冰碛土夯硬,冰草根盘结,非人力锄头所能轻易驯服。祖相公,」她转向工务大臣祖书林,「和州‘铁牛厂’量产之蒸汽拖拉机,首批产出,优先拨付多少台予加国公?」

祖书林略一思索,答道:「回首相,库存可稳定运行之‘铁牛’约有八十五台。可全部调拨,并配足技师、易损件及燃料,随加国公船队一同返回。此物力大无穷,翻耕板结之地,当有奇效!」

「善!」方梦华点头,「便如此定下。大虎,有了这些‘铁牛’,你今年开荒之效率,当不可同日而语。」她又看向李天佑封地之事,「美国公迁封乌泽谷,准了。他那性子,确实更喜沃野平川。吕相,从北海道再调拨二十船人手,皆是其旧部与自愿追随之移民,并配备精通水利之工匠、充足水泥建材,助他尽快于乌泽谷站稳脚跟,兴修水利,将那泛滥平原化为真正粮仓。」

谈到天府谷,方梦华神色转为极其严肃。「此地最为特殊,沃土与黄金并存,福兮祸之所伏。」她沉吟道,「策略须分三步:其一,暂不进行大规模官方殖民开垦。其二,由明海商会牵头,组织精干队伍,以贸易、雇佣等方式,先行吸纳当地易于开采之河金、砂金,将其大部分‘溢出的财富’有序引导回大明,以充实国库,缓解吕相之忧。此举亦可避免淘金狂潮瞬间摧毁当地秩序。其三,对当地原住民,当以仁政、贸易、教化为先。清照姐,」她看向李清照,「推行‘明制谚文’之事,可先于此处推行。记录其语言,保护其文化多样性免于失传,徐徐引导,犹如千年前华夏教化江南,使其渐染华风,自然而然地融入诸夏文化圈。此过程或许需要数代人之功,但根基方能稳固。」

最后,她谈到蓬莱列屿(夏威夷)。「此地乃大洋锁钥,战略地位无可替代。然现阶段,无需贪求全岛。占据瓦胡岛之良港(珍珠港),建设坚固之中转补给站、维修厂与小型要塞,确保航路畅通与安全即可。过度扩张,反易引发土著反弹,分散力量。」

一番部署,条理清晰,思虑深远,既充满开拓的雄心,又饱含治理的智慧与谨慎。她不仅看到了新大陆的资源,更看到了文明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试图用一种有别于西方殖民主义的方式去理解和整合这片新天地。

国务大臣吕将此前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若天府谷的黄金能通过贸易有序流入,财政危机确能得到极大缓解,他率先拱手:「首相谋虑深远,臣无异议。」工务大臣祖书林、教务大臣李清照、外务大臣呼延庆也纷纷表示支持,细节虽需完善,但大方向已定。

方梦华最后看向王大虎与周蒙花,眼神中充满期许与信任。「大虎,蒙花,休息三日,整备物资人员。下一次航行,不仅是返回封地,更是将今日所定诸策,落于实处。前方之路更艰,然意义也更为重大。大明之未来,系于海洋,亦系于尔等开拓之手。」

书房之外,春日的金陵城生机勃勃。而书房之内,一个跨越重洋、融合古老与新生、更为宏大的未来蓝图,已然铺开。

国会大堂的喧嚣已然散去,但激荡的思绪却在新生的帝国决策层心中盘旋。唯有历史的车轮,在方梦华的话语中,轰然向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