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请太后(2 / 2)
“母后息怒。“皇后忙搀住摇摇欲坠的太后,“昨儿靖安侯世子夫人滴水未沾,这才躲过一劫。只是“她压低嗓音,“紫嫣还往沈将军酒里掺合欢散。“
太后枯槁的手掌重重拍在紫檀案上,震得青瓷供瓶里的红梅簌簌而落:“传哀家懿旨,三日后启程南“
“皇祖母!“珠帘突然被掀得哗啦作响,紫嫣提着裙裾冲进来,鬓边赤金步摇缠着帘穗,“您不能送孙儿走!“
太后浑浊的眸子陡然凌厉:“拖出去!“
两个粗使嬷嬷架住紫嫣双臂,丹寇指甲在青砖上刮出刺耳声响。皇后瞥见少女腰间晃动的羊脂玉佩——那是先怀王战死沙场前,最后送给独女的生辰礼。
子夜更漏声里,太后拄着拐杖迈进紫嫣寝殿。鎏金烛台上残烛将尽,映着满地撕碎的《女诫》。紫嫣正抓着妆奁往铜镜砸,菱花镜里映出她猩红的眼。
“哐——“凤头拐重重杵地。紫嫣惊惶转身,撞翻了描金妆匣,珍珠玛瑙滚到太后织金凤头履边。
“哀家竟不知,怀王府养出个勾栏做派的“
“祖母!“紫嫣扑跪着攥住太后裙裾,“只要您赐婚,沈钧钰定会“
“啪!“枯瘦的手掌掴在少女脸颊,镶宝护甲划出血痕。太后盯着她肿起的侧脸,恍惚看见二十年前跪在雪地里求娶乐妓的怀王:“你当靖安侯府是市井商户?沈家儿郎戍边十年挣下的丹书铁券,容得你糟践?“
紫嫣突然癫笑:“当年父王战死,陛下亲口许我“
“那是对忠烈之后的怜悯!“太后攥着少女下巴抬起,“不是让你用来作践良臣的!“
鎏金烛花爆响,映出太后眼角泪光:“三日前沈文渊呈上密折——你买通的宫女,是北狄细作。“
紫嫣瞳孔骤缩,想起那日塞给宫女的赤金缠丝镯。镯子内壁的莲花纹,此刻想来竟像极了北狄图腾。
“陛下压下了折子。“太后松开手,任她瘫软在地,“全因哀家跪在乾清宫三个时辰。“
紫嫣怔怔望着祖母蹒跚背影,忽见老妇人发间银丝比上月又多几缕。她伸手想抓飘落的雪色发丝,却只碰到冰凉地砖。
五更天时,皇后捧着药盏候在佛堂外。透过雕花槅扇,见太后正将染血的帕子塞进袖中——自怀王薨逝,这咳血之症便再未好过。
“南边行宫已打点妥当。“皇后轻声道,“只是您的咳“
“哀家撑得住。“太后摩挲着怀王灵位,“明日让紫嫣来抄经。“
紫嫣被带进佛堂时,腕间还缠着纱布。太后将狼毫塞进她掌心:“抄完《地藏经》,便启程。“
“我不“
“你父王最喜你写的簪花小楷。“太后突然咳嗽起来,帕子上绽开暗红血梅,“他临终前攥着你的周岁玉佩“
紫嫣颤抖着落笔,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她忽然记起六岁那年,父王握着她的手写下第一个“安“字。如今这满纸经文,竟找不回当年半点风骨。
三日后凤驾出城,紫嫣盯着车帘外渐远的城门。忽见晏菡茱扶着沈钧钰立于茶楼窗前,男子玄色大氅将妻子裹得严实,那般模样竟与记忆中父王为母妃系披风的画面重叠。
太后闭目捻着佛珠,忽觉肩头微沉。转头见紫嫣靠着她的肩沉睡,睫上还沾着泪珠。老妇人轻叹着替孙女掖好毯子,腕间却触到个硬物——紫嫣不知何时将怀王玉佩系在了她腰间。
千里之外的靖安侯府,沈文渊将密信投入火盆。北狄细作的名册在火光中蜷曲,映出他唇边冷笑。皇后到底心软,那宫女实则是他安插的双面棋子。
晏菡茱端着药膳进来时,正见他摩挲虎符:“侯爷这局棋,连太后都算进去了?“
“夫人不也推了一把?“沈文渊拉她入怀,“那红颜醉换成饴糖粉的手法,当真精妙。“
窗外落雪无声,掩盖了棋盘落子的脆响。
……
慈宁宫的青金石地砖沁着凉意,紫嫣郡主瘫坐在蟠龙柱旁,鎏金护甲在柱上划出几道白痕:“皇祖母,孙儿不甘心!沈钧钰凭什么瞧不上我?论容貌论出身,京城贵女哪个及得上我半分?“
太后手中迦南木佛珠“咔“地断了一颗。滚落的檀木珠子撞在紫嫣裙摆上,又弹进香炉灰里:“凭他沈家满门忠烈,凭他父亲是陛下肱骨之臣!“老人扶着凤头拐起身,织金翟衣在晨光中簌簌抖动,“哀家最后说一次,收拾行装随我去普陀山。“
“又要礼佛?“紫嫣扑上去拽住太后衣袖,嵌宝护甲勾破孔雀纹缂丝,“上个月才从五台山回来,孙儿的膝盖现在还青着“
“啪!“
一记耳光惊飞檐下铜铃。紫嫣怔怔望着素日慈爱的祖母,唇边血腥味混着佛前沉水香,竟比鹤顶红还苦三分。
“你以为陛下为何不露面?“太后颤抖的手指几乎戳破她额间花钿,“万寿宴下毒之事,靖安侯早将人证物证呈到御前。若不是哀家连夜求情,此刻你该在诏狱听候发落!“
雕花窗外传来銮铃声,八宝香车已候在宫门前。紫嫣还要挣扎,却被嬷嬷灌下安神汤。太后望着孙女昏睡的面容,想起昨日景仁帝遣人送来的密折——“紫嫣若再犯,赐鸩酒“。
车轮碾过朱雀大街时,皇后正捧着鎏金手炉立在御书房。景仁帝摩挲着案上虎符,忽然轻笑:“丽娘可知,梁国舅上月往北疆运了三百车粮草?“
皇后手中炉灰簌簌落在青砖上:“臣妾兄长“
“朕自然信他忠心。“景仁帝执起朱笔在折子上勾画,“可十年后呢?百年后呢?“狼毫笔尖悬在梁氏宗谱上方,“前朝陈国公亦是忠良之后,其孙陈显不照样起兵谋逆?“
窗外腊梅被积雪压断枝条,“咔嚓“声惊得皇后跪下:“臣妾愿以凤印立誓,梁氏若有异心“
“朕要你的凤印作甚?“景仁帝突然将人扶起,指尖拭去她眼角泪珠,“当年端王叛乱,你抱着太子跪在朕面前说要死一起死的模样,朕记了二十年。“
博山炉腾起的青烟里,皇后恍惚看见新婚时的帝王。那时他还只是个不受宠的皇子,在猎场被兄弟暗算,是她用金簪挑出他肩头毒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