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425章 给的实在太多了

第425章 给的实在太多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老三话糙理不糙。向安,你既有此心,必有成算。

共祭非同小可,关乎两族体统与后世子孙名声。

你将这章程、这诚意,细细说来。

若真于宗族有益,老夫自会斟酌。”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在林向安身上。

他神情镇定,不慌不忙,再次一揖,心知真正的谈判此刻才算拉开。

接着林向安声音清朗,条理分明。

每一句都扣住族老们最在意的地方。

“诸位叔公所虑极是。

若章程不清,诚意不显,确是侄孙鲁莽。

侄孙所思,分为三端,请诸位叔公指点。”

他略一停顿,随即开口:

“其一,正名分。

祭文之上,当明书‘外孙林向安,感念王氏外祖宏恩、舅氏抚育之德’,

王家诸位长辈名讳,亦与林家同列。

昭告四方,王氏于我林家有恩有义。”

虽然生活中称呼没有太大变化,但书写上要规范,祭文亦是如此。

“其二,定仪轨。

可请两族族长,并立为主祭。

仪仗先行至王氏宗祠门外,行奠拜之礼。

告请王氏先祖,再返林家祠堂行共祭之礼。

宴席之上,王氏诸公自然位居上席,与林家长辈同尊。”

“其三,谋实利。”

话锋一转,林向安缓缓抛出真正的重磅:

“晚辈蒙皇恩,幸得京中贵人信重,未来于京师、省城,略有薄力。

愿捐银二百两,助王氏扩建族学,聘名师授业。

凡王氏子弟,皆可免费启蒙入学。

另设‘安平奖银’,每年五十两,专助族学中最优五人,或赴考,或游学,或精进学业。

每年可举荐2-3名王氏最优秀的青年子弟,

进入“安平粮行”担任管事学徒或账房学徒。

除此外,另捐十石粮食,专供族人。”

他稍作停顿,让这巨大的利益承诺在族老心中发酵,最后掷地有声道:

“晚辈所求,绝非一己之私。

此举只为王、林两姓子孙,

开一条并肩同行、互为倚重的百年长路!

今日之共祭,便是此盟约之始。

晚辈一片赤诚,万望诸位明鉴!”

言罢,他不再多言。

堂中一片寂静。

王老爷子一脸惊愕,没想到林向安会如此大手笔。

不过能给足王氏一族体面,又深感欣慰。

先前还打算分黑白脸、讨价还价的族老们,全都愣住了。

谁也没想到,对方不仅开出丰厚条件。

还把名分、体统、实利都一并顾及。

子孙前程、宗族繁荣,面子与里子全在其中。

那点虚名上的争执,在这沉甸甸的利益与长远格局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王鸿与几位核心族老对视,彼此都看见了对方眼里的震惊与喜色。

连先前冷言冷语的三叔公,此刻也只是抚须沉默,目光复杂地打量着林向安。

最终,王鸿缓缓起身拍板:

“好!好一个‘并肩同行’!好一个‘百年之路’!

你既有此心胸与格局,老夫……甚慰!”

他环顾众人,声音铿锵:

“此事,我王氏一族应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