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我的规矩就是规矩(2 / 2)
当时于辩经台上,桓应传位崔岘后,成百上千老儒愤怒砸毁崔家宅院。
开封知府跑路。
县令张赛置之不理。
按察使司袖手旁观。
可谁想到,短短半个月后,怎么看都要‘凉透了’的崔岘,竟有陛下在背后撑腰,真坐稳了山长的位置。
那么先前的账,如今自然要好好清算。
崔岘瞥了一眼周襄,淡淡道:“周大人,你错了。”
“该海涵的,不是我。”
什么意思?
周襄微愣。
而后,他听见旁边少年山长用最淡然的语气,说出杀伤力最强的话——
“六日后,圣旨到开封,本院会在自家宅院里接圣驾,迎圣旨。”
“届时,周大人去跟护送圣旨的天官好生说道说道,让他们海涵吧。”
周襄开始哆嗦了。
他竟忘了接圣驾这件要命的事情!
崔家被砸成那个鬼样子,让天官瞧见了,那龙椅上的陛下,自然也就‘瞧见’了。
如今谁不知道,崔山长简在帝心,圣眷正浓。
怀里还揣着一柄御赐的如意!
新任岳麓山长屋舍被砸——闹到朝堂上,那也是惊世骇俗的大事件。
负责司法监察的河南按察使司,绝对罪责难逃!
这个把柄,真是被捏的死死的。
周襄深吸一口气,打算将崔岘请去后院落座详谈。
崔岘却道:“去大堂。”
大堂,是按察使司升堂断案的地方。
周襄心中一凛,却只能依言照办。
等二人在大堂落座。
皂隶殷勤沏好热茶。
周襄挤出一个笑脸:“山长,您看,岳麓的山门,本官已差人修的差不多了。”
“既是任命山长的圣旨,不如,您在岳麓山门外接圣驾?”
崔岘端起茶盏,轻轻吹了一口,哂笑道:“你在教我接圣驾?”
在旁边坐着的许奕之、庄瑾、高奇三人齐齐憋笑,忍得好生辛苦。
“……”
周襄额角直跳,强忍住怒意陪笑道:“不敢、不敢。”
崔岘放下茶盏,道:“那就去查案吧,该抓的抓,该赔的赔。本院的宅子和作坊,总不能白白被砸毁。”
周襄干笑两声:“涉事元凶足足有近千人,且都是儒生,如何抓?”
“且,这般兴师动众抓儒生,怕是还得跟布政使司、开封知府衙门、知县衙门打过招呼。”
“一旦引发士子群体恐慌,后果不堪设想啊。”
崔岘抬头看向周襄:“今日本院只要结果,不在乎过程。”
“查案办案,是周大人你要考虑的事情。”
“本院只给你一天时间。”
“日落之前,此案若是仍没有解决,那本院会直接前往驿馆,告知休憩在那里的天官——”
“本院会在崔宅接圣驾。”
周襄额角冒汗,彻底急了:“山长,本官说了,这事儿得布政使司……”
崔岘打断他的话:“那就把布政使司、开封知府、开封县衙的人,都请过来。”
“若是还嫌不够,周大人便把都指挥使司的人也请来。”
“三司两府,共审此案。”
周襄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这,这怕是不合规矩吧?”
按察使司大堂。
年轻的少年山长哂笑一声:“周大人,你又错了。”
“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此话一出,满堂俱静。
旁边。
被帅了一脸的许奕之强忍住激动,从怀里取出一本册子,哆哆嗦嗦着记录。
《崔子语录》。
《规矩篇》。
嘉和二十有二年,季夏既望之末。
崔子与按察使司襄公讼于公堂。
襄公神情粗鄙,言语敷衍,以三司共审崔子家宅遭砸之案、不合规矩而拒理。
崔子昂然挺立,正色而对曰:“吾所立之规矩,方为真规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