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初次交锋(2 / 2)
“宋书记,宋少,我初来乍到,很多情况都不熟悉。”
“北江有着你打开的局面,同样是三代,我这边压力真是很大啊!上午政府那边一安顿好,这不就赶紧过来,一是向你报个到,二也是想听听你的指示。”
梁贵东将姿态放得更低,甚至带上了几分同辈人之间才有的调侃与无奈,一句“宋少”,瞬间将距离拉近。
宋卿闻言,脸上笑容不变。
“贵东,这里没有宋少,只有北江的书记和市长。”
一句话,将对方试图带入的“京圈”氛围,重新拉回到了“北江”的政治生态中。
“工作上,我们按规矩来。生活上,我们是朋友。”
宋卿补充了一句,既划清了界限,也给了对方台阶。
梁贵东眼神一闪,随即哈哈大笑:
“是是是,宋书记说的是,是我失言了。不过,这压力可是实实在在啊。”
“我仔细研究了‘南-北’协议和长白山项目,盘子大,标准高,动静也大。说句心里话,我是既兴奋又忐忑。”
“兴奋的是能参与这样的大项目,忐忑的是,这里面的生态红线、资金监管,条条都是高压线。”
“现在全国都盯着我们,我是真怕一不小心出了纰漏,辜负了省委的信任,也影响了你宋书记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
他言辞恳切,处处透着为大局、为宋卿着想。
“所以我的初步想法是,”
他看了一眼宋卿,继续说道,
“我们是否可以在推进的同时,同步建立一个更严格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由市政府这边牵头,聘请第三方权威机构,对重大标杆项目,进行动态的、全过程的风险评估和合规性审查?”
见宋卿不为所动,继续说道:
“这样既能确保万无一失,也能堵住外面可能出现的闲言碎语。咱们自己先把功课做足,让别人无话可说。”
他再次拉起“规范”和“风险”的大旗,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相对保守的官员形象。
宋卿静静听完,没有立刻反驳。
由市政府牵头引入第三方,其目的,显然是想绕过他对项目的直接掌控,从程序和监督层面嵌入自己的影响力。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
放下茶杯,这才说道:
“贵东市长这份谨慎和责任心,很难得。”
先给予肯定,这是基本的谈话艺术。
“不过,”
他话锋一转,
“几个重点项目从立项之初,就已经由专家组进行全程跟踪评估,资金方面也由省财政厅和‘南-北’合作基金管委会双重监管。流程已经非常严密。”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快’。”
“政策窗口期不会一直敞开,投资者的信心和耐心也有限。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内部再叠床架屋,搞一套标准不一的审查机制……”
“且不说会不会引发外界对我们决策连贯性的质疑,光是因此延误的时机,就可能让之前所有的努力大打折扣。”
拍了拍梁贵东的手背,他感慨说道:
“贵东市长,北江的机遇,耽搁不起啊。”
演,谁还不会?
他又不是没有演过!
他将“北江发展”的大势摆在前面,直接点明了梁贵东的提议会带来拖延和内耗。
梁贵东脸上的笑容微微僵硬了一下,连忙表态:
“还是你考虑得是!看来是我有些过于保守,被滨城那边按部就班的工作惯性影响了。”
“那这件事就按你说的办,现有的监管体系已经很完善,我就不再画蛇添足了。”
他见在此事上难以突破,便果断放弃,不再纠缠。
“好,共识达成了就好。具体政府那边的日常事务,你和孙涛多商量。他情况熟,能帮你尽快上手。”
梁贵东心领神会,知道今天的试探只能到此为止。
便顺势起身,恢复了之前的笑容。
“明白,有孙市长协助,我心里就更有底了。那宋书记您先忙,我就不多打扰。”
“好,工作上随时沟通。”
宋卿也站起身,与他再次握手。
送走梁贵东,办公室门轻轻关上。
“这是一个精通规则,善于在规则内寻找缝隙的对手。”
宋卿喃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