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民国:穿越关东,枪马无双 > 第708章 直捣黄龙

第708章 直捣黄龙(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张文生是江苏沛县人,刘季的老乡。

这人的实际年岁并不大,也就三十出头。

所谓三十而立,这张文生确实是立得又直又硬,是定武军实际上的二号人物,以目前张勋的威势来看,水涨船高之下,张文生的含权量在全国都能排得上号,说一声青年才俊毫不为过。

如果光看名字,又是“文”又是“生”的,看起来是很有文化的样子。

实际却是一个大老粗,斗大的字不认识一箩筐。

而且出身也足够低微,祖宗八辈儿都是农户,穷得耍圈,八岁开始就给地主家放猪,与洮辽镇守使吴俊升拿到的人生剧本基本是一挂的。

只不过吴俊升后天足够努力,读书习字,能文能武。

至于张文生,直到现在也是睁眼瞎,连自己得到名字都写不好。

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全凭两样:

第一,打仗足够勇猛,十五岁投军,当时张勋正在北洋新军的督练处担任行营中军,相中了张文生,收做亲卫。自此开始,张文生跟随张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是有名的猛将,最擅长光着膀子抡大刀。

别看早已经进入热武器时代,但是白刃格杀仍旧是取胜的一个关键步骤。在清末民国军阀混战时候,只要一方敢于亮刺刀发起冲锋,那绝对是无往不利。

第二,人情世故整得明明白白,十分会舔,把张勋拍得十分舒服。

可以说,张文生这种类型的将领,是所有上位者的“梦中情将”——大老粗、打仗猛、会来事,不管换成谁在张勋的那个位置,都必然会重用张文生。

所以,真不是张勋傻狗不识臭,而是张文生的迷惑性实在是够强。

历史上着名的桥段,就是因为受到运力的限制,张勋复辟只率领五千定武军进京,让张文生带领主力留守徐州,以便在控制铁路线之后,主力随时北上支援。

约定电报的暗号是“送四十盆花进京”——结果等张勋拍了电报之后,张文生就命人真的送了四十盆花到京城,把辫帅坑得尿血,直接导致复辟失败,只好下野去天津当寓公。

而张文生则是凭借手中掌握的人马,当上了安徽督军。

因此,王俣嵚的直觉确实没错,这张文生确实是大奸似忠。

只不过: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历史上张文生叛变,也是因为发现张勋的北漂生涯并不顺利,段祺瑞在马厂誓师,声势浩大,很快就组织起来了数万精兵的“讨逆军”,即便四十个营顺利北上,也肯定不是段祺瑞的对手。

而现在的张勋却是春风得意,四万定武军顺利进京,段祺瑞名声扫地,黎元洪无兵无卒,冯河甫保持中立,王士珍、徐世昌纷纷附和,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有如繁花着锦、烈火烹油。

所以,张文生现在肯定是一心一意的跟着张勋混,毕竟等到事成之后,他作为张勋手底下头号大将,封侯也只在等闲。

而对于王俣嵚这个“皇亲国戚”,那必须是哄着,否则枕头风可是厉害着呢。

于是一见面就保持足够的热情,结果却往往没有想到,这王俣嵚是扛着炸药包来的,而且两面都抹了胶,打定主意要拉着他张文生同归于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