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民国:穿越关东,枪马无双 > 第714章 通电满天飞

第714章 通电满天飞(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所以“吁请复辟,以拯生灵”。

这就是真正的图穷匕见,复辟大清。

而且溥儁已经不重要了,甚至“御玺”都不在他手里,而是由万绳栻掌握。

万绳栻自此开始常驻紫禁城,成为事实上的总管四十八处督领侍——嗯,不用阉割。

放在大明时候,就相当于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与秉笔太监的合体,可直接披红用印,此外还应该有一个“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的头衔,属实是牛逼大发了。

那么,三十多岁的万绳栻凭啥能够受到张勋如此的信任与重用呢?

只因张勋年少时候家穷人丑,八岁丧母,十二岁丧父,紧接着就连继母也去世了,伶仃孤苦,只好给富家做牧童。

却是得到万绳栻叔父的接济,才念了两年书,然后又点拨他投身行伍,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张勋发迹之后,投桃报李,于是万绳栻也就成了第一红人——当然,这小子也确实是有两把刷子,脑袋里的弯弯绕绕特别多,尤其擅长出馊主意……

很快,张勋就属意万绳栻在紫禁城用“御玺”盖上了一道又一道的伪谕。

其中第一道就是宣布大清复辟,取缔民国,年号保庆,将会在两天之后举行登基典礼。

第二道是封张勋为忠亲王,授九锡,任总办议政大臣兼海陆兵马大元帅。

第三道是封黎元洪、冯河甫、陆荣廷为“一等公”,赐徐世昌头品顶戴,加“太师”衔。

第四道是确定伪官名,重回大清之称谓,改各部总长为尚书、地方督军为巡抚、巡阅使为总督,成立“议政会议”,负责军政要事,成员皆称“议政大臣”,由张勋领衔。另外,改“中华门”为“大清门”。

第五道是成立弼德院,院长为徐世昌。

第五道是组建禁卫军,负责京津直隶防务,由江朝宗担任都统制。原京津直隶卫戍区撤销,不再承认原总司令职权。

……

伪谕皆通电全国,一时间舆论哗然,而实权派则是默然。

在授官一项,徐世昌是被高高挂起来,虽然有头品顶戴、位列“三公”,名义上的地位无以复加,但实际屁的权力没有,鬼知道“弼德院”到底是干嘛的。

真要是重用,就应该像现在的康南海那样,不但有“太傅”衔,同时还直接进入议政会议,担任议政大臣。

这才是真格的。

可怜野心勃勃的徐世昌,为了权力不惜与张勋在暗地里做秘密交易,结果却被安排在了权力格局的边缘,看似在云端,实际只能喝风。

而张勋本身的“加九锡”,可就值得玩味了,历史上凡事加九锡的,皆为权臣,甚至是篡位之前的一个程序。

在伪谕发出且通电全国之后,张勋又对各省发出电文,称:

“共和国体,必有总统选举,其期仅以五年为限,五年更一总统,则必有一乱。而君主世及,天下稳固,相距何啻天渊……伏惟大清以忠厚仁德开基,得天下之正,远迈汉唐,绝压宋明,二祖七圣,古今未有。今之勋等枕戈励志,数载于兹,猝逢时变,来至上京,大势所向,天与人归。宣统既丧于韩贼之手,幸有保庆继之,可知天佑清祚……凡各省督抚,皆为先朝旧臣,国恩深重,即军民人等,亦皆食毛践土,沐雨栉风。接电之后,即遵用正朔,悬挂龙旗,凡君子者,当共鉴之!”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