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自适应结构材料(1 / 2)
秘密基地。
灯火通明,焊花飞溅。
“伏羲”空天飞机的巨大框架,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型。
但这惊人的速度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夜以继日的付出。
空气动力学、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克。
然而,最令人头疼的,却是材料问题。
“老赵,怎么样?这种新型合金在模拟高温下,还是不行吗?”
“不行啊老李!表面已经开始融化了!”
材料实验室里,烟雾缭绕,愁云惨淡。
龙国最顶尖的材料专家,此刻却像一群垂头丧气的小学生。
他们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
碳纤维?强度不够。
陶瓷?太脆。
各种稀有金属合金?不是耐温不够,就是强度达不到要求。
“报告!超高速大气层穿梭模拟,机体外壳材料失效!”
“报告!等离子喷管材料,在模拟最大推力工况下,出现结构崩塌!”
一个又一个坏消息,如同冰冷的雨点,打在所有人的心头。
会议室里,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白发苍苍的老院士,手指颤抖地翻着报告。
“我们已经到了人类现有材料科学的天花板了。”
“再怎么优化,再怎么尝试新的配方,都无法满足‘伏羲’的设计指标啊!”
一位年轻的材料工程师,眼中带着血丝,声音嘶哑。
“是不是……我们真的异想天开了?空天飞机……也许现在还不是时候?”
这种丧气的话,以前是绝对没人敢说的。
但现在,巨大的压力和失败,让他们不得不开始怀疑。
项目总指挥,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航天专家,脸色凝重。
他知道,材料问题,是压在“伏羲”头顶上最沉重的一块石头。
如果解决不了,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他拿起那份厚厚的技术报告,里面详细记录了所有的尝试和失败。
带着沉重的心情,他来到了杨宇科的办公室。
杨宇科正在通过全息屏幕,观看“应龙”航母的建造进展。
那艘巨舰的雏形,已经在干船坞里初显峥嵘。
“杨总。”
总指挥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杨宇科转过身,剑眉微蹙。
他看到了总指挥脸上的焦虑和报告上的触目惊心的数据。
“是材料问题?”
他没有问“什么问题”,而是直接点出了核心。
总指挥苦涩地点点头。
“是的,杨总。我们已经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但现有的材料性能,根本无法承受‘伏羲’在大气层高速穿梭和外层空间的极端环境。”
“特别是机体外壳和发动机喷管,这是最致命的问题。”
他将报告递给杨宇科。
“我们……看不到方向了。”
杨宇科没有说话,接过报告。
他坐回椅子上,锐利的眼神快速扫过报告上的文字和数据。
那些复杂的材料结构图,各种失败的试验数据,在他眼中,仿佛瞬间被解构、分析。
会议室里的绝望。
专家们的无力。
他都感受到了。
但他没有表现出丝毫慌乱。
他知道,这是人类现有科技的局限。
但他的大脑里,可不仅仅是人类现有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