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官场雅痞 > 第211章 亲自指点

第211章 亲自指点(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李怀节从老丈人的这一番话中,听出了喜悦,但更多的是担忧,对自己慎独慎微、自律自爱的担忧。

一直以来,许乐平因为工作原因,对李怀节都是比较喜爱,不显严厉的。

搞纪检工作的,在单位一天到晚板着脸也就算了。到家了,尤其是对着自家的娇客还板着一副麻将脸,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更何况,李怀节的出身又很普通。

自己要是真的无时不刻都板起一副脸,会不会让他误会自己嫌贫爱富?

但是,今天这个电话不一样。

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就已经是副厅级领导干部,这已经太过于显赫了;现在还被组织给予了一个不可能在这个级别、这个年龄段的政治身份—省委委员。

这要是不敲一敲警钟,万一真给他养出了骄矜不群之气,那不管于国于家,都是莫大的损失。

好在,李怀节的反应很不错,既有着如临深渊的敬畏,又带着如履薄冰的警惕。

这符合李怀节一贯以来的作风。

尽管如此,许乐平还是对李怀节有些放心不下。

他拉下老脸,给自己的小舅子刘连海打去电话,说了下李怀节的事,请求他在政治上对李怀节严加教诲,亲手指导。

刘连海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很惊讶。

怎么这么巧?

自己刚准备好的“省全委会应当吸纳部分年轻化、专业化、法制化成员”提案,衡北省就开始搞“委员年轻化”了?

当然,这个念头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俏皮而已。

刘连海这位不到五十岁的年轻省委书记,政治思想正处于黄金活跃期。偶尔来点不一样的小幽默,也算是一种调剂。

不要说向来以沉稳厚重着称的廉克明了,就算他刘连海,一心想要搞省全委会改革的改革先锋,要任用李怀节这样一位副厅级、三十岁的省委委员,都要衡量再衡量,斟酌再斟酌。

那么,廉克明是出于什么需要,才把李怀节这样一位看上去明显不合规的干部,强势推进省全委会的呢?

刘连海挂断姐夫的电话之后,出于对李怀节负责的想法,联系了衡北省委的个别人。

很快,一份大差不差的事件详细经过,就被刘连海悉知。

刘连海先是理顺了李怀节的提拔逻辑。

在高层支持、程序完备并且实绩突出的组合之下,廉克明把这场舆情危机转化成为对李怀节考察的特殊场景。

李怀节在这场严酷的政治风暴中幸存了下来,这当然是“经得住考验”的干部。

加上他有着连裁14个局的改革魄力、敢于对房地产过热的市场泼冷水的勇气、对全市农业农村发展重新布局的治理智慧,完全符合组织稀缺的“攻坚克难型干部”条件。

所以,衡北省委对李怀节的这次着重提拔,完全符合“担当者上、诬告者查”的组织原则。

也就是说,撇开李怀节的年龄、级别,就具体事件而言,这其实就是一份普通的干部提拔任用。

不需要去揣摩个别领导的提拔动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