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旱灾(1 / 2)
江老二花光家中钱财,全给换成了粮食才罢休。
江横平夫妇偷偷摸摸换了上千斤粮食囤在地窖,把地窖塞的满满当当。
不知不觉,1959年的冬季悄然而去,1960年开始,各地出现了巨大的粮食缺口;妙善饿不着,她空间了里就有不少吃的,粮种也有,便出去囤粮食。
不过,她提醒了封卫国一句。
封卫国从不怀疑她的话,结合当前的时局,他做了一个具体的调查报告交上去;随后便动用人脉买了两千斤粮食囤在他在哈市中心的一座小院。
这座小院是他来了哈市后买的。
他当初买这座院子纯属想买,又想着进了市区有个落脚的地方,就买了;平日极少过来,毕竟在部队里忙,不忙的时候他也没想着过来。
后来认识了妙善,他的心思都落在了妙善身上,这座小院便被他暂时性遗忘了。
没想到,如今能帮他解决屯粮无处放的问题。
1960年开春。
最先发现问题的不是生产大队,而是城里。
城里的供应出了问题,各家每个月领取的供应一个月比一个少,脑子聪明的已经发现了问题,即便冒险也要屯粮。
之后才是乡下生产大队。
吃着大锅饭的生产大队,粮食见底,不够造了。
江家生产大队最先发现问题的是大队长江和平。
江和平是前两年才上任的,属江氏一族里比较有才干的人,被江氏推到了台前;这个人确实也有能力,两年时间便紧抓住了江家生产大队的实际权利,也得到了生产大队的人心。
他处事公平公正,为人厚道,在江家生产大队的名声很不错。
而他发现生产大队放粮食的仓库陡然之间下降了一大截,他第一时间发现了问题所在。
问过生产队的会计和书记,以及管理仓库的人员,他就知道;粮食不够吃了,紧接着是开春之后不见雨。
开春不见雨,地面干,河中水位下降,山里的草木开始出现枯萎的迹象。
江和平思来想去喊来生产队干部一起开了个大会。
“大队长,喊我们过来有什么事吗?”会计问道。
书记是个年过半百的老人,也看向江和平,“说说。”
其他干部都在等着江和平开口。
江和平道:“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咱们大队耕地的情况。”
“耕地?”
一个干部脑中灵光一闪,反应过来,“大队长说的是我们生产队耕地干了?”
老书记点头,“今年天气反常,从去年开始就有苗头;大队长不着急我们来商讨这个问题,我也要去找大队长了,看这气候,咱们这边怕是要干旱了。”
“旱灾.......”
干部们瘫坐在凳子上,肩膀和腰都塌了。
他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小时候那一场旱灾至今记忆犹新。
“大队长,老书记,确定有旱灾?”会计最先反应过来,出言询问。
大队长没说话,他对这方的经验少,便扭头看向了老书记。
老书记年岁大,见的多,总归比他们这些没经验的人强。
老书记摇摇头,又点点头。
“天气怎么变化谁也不知道,只目前这趋势,有很大可能性会有旱灾出现;咱们尽早商量对策,整个生产大队那么多人,我们没有应对之策怕是会造孽了。”
那么多的人命,他担不起啊!
不止是他,他们都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