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刘海中被带走了(2 / 2)
说的虽然说的不那么准确,但是大概意思还是说清楚了。
贾张氏好吃懒做嘴不饶人,一大堆缺点,贾东旭之前是很不待见她的,但是得知她为了给他治病不惜和易中海上床,心中很是难受!
之后两个女警来家里调查易中海的事儿,没有带她离开,也说明了她是受害者。
贾东旭也有些尊敬他娘了!
不管跟外人怎么样,他娘对他是真好,是可以付出一切的。
“娘,你的意思是公安怀疑易立新是刘海中杀的,然后伪装成自杀,这才带他走?”
“我听着是这么个意思,儿啊,你就听娘的,那树咱家不要好不好?”
贾张氏是真的怕那棵树,即使是不晓得便宜他也不想占。
贾东旭心疼他娘,连忙说道:
“不要了,不要了,一块儿也不要。可是刘海中为什么要杀易立新啊?他们之间没仇没恨的。”
“谁知道呢?或许是刘海中想和易中海争夺一大爷位置?”
“娘啊,别的院子里的大爷都是争来的,可是咱们院的大爷是人家何主任许股长不愿意干让出来了的,有啥好争的。争来也没用,他们说话也不算数。”
……
贾张氏和贾东旭娘俩在家里嘀咕,闫家母子却在家里算计。
“解成、解放还有解旷,你们赶紧吃,吃完之后赶紧去中院把那粗壮的木头往家里搬。”
“娘,我们还是去看看爹吧?天凉了,他一定会冷的。再说了。公安说人家不供饭,咱们要是再不去送饭,他会饿死的!”
闫解娣十六岁了,是个大姑娘了,虽然也跟闫阜贵夫妻学的爱算计,但是她还是不忍心眼见着亲生父亲挨饿受冻。
要说闫家兄妹四人严富贵最喜欢的还是这个老闺女。
也是奇怪,大院里不光是闫阜贵爱女儿,许伍德和何大清也都是爱女儿甚过爱儿子的女儿奴。
而且一个比一个更甚。
这也是闫解娣在明知父亲做下不齿之事的情况下还为父亲说情的原因。
听了这句话杨瑞华就气不打一处来!
“哼!你以为我是为自己生气吗?你知不知道你们爹已经被转到东城分局去了?你们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你们大哥和二哥的临时工都不一定能做的成了,他们做不成临时工我们家就没收入了!
这还意味着你三哥和你……明年就得上山下乡去了!”
上山下乡不仅是为了解决城市的人口问题和就业问题,也是为了保护知识青年!
有些人要骂了,你这么说纯属放屁,上山下乡就是迫害知识青年!
单纯就是运动的需要。
咱不着急,各位听我稍微细说一下。
珍宝岛事件之后,边境线上又爆发了多次交火,苏联没占到便宜,被咱们华夏打的没脾气。
于是,苏联就有人想要“核平”咱们华夏,当时我们有了“邱小姐”但是还没有有效的运载工具。
就是说没有远程导弹和远程轰炸机。
有人说“邱小姐”可以坐其他飞机。
那我们得认清现实,我们的飞机很落后!
别说防空导弹了,就是高射炮也能打下来!
根本威胁不到苏联的大城市。
苏联计划“核平”我们的目标就是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当时很多国家领导人都疏散了!
也是这个时候,全国范围内有组织的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展开。
到年龄了的,没工作的,都上山下乡去吧。
都分散了,就不怕被人一窝端了!
不仅如此,国家对于大三线的建设也开始加大力度。
很多重工业企业都搬迁到了三线,大量的技术工人、工程师和技术员也都随之搬迁。
虽然国家受到威胁,但是这种事儿是不能大张旗鼓地广而告之的。
所以就“强制”上山下乡,直接给街道下任务。
老百姓不知道,就只能反感并接受。
话题扯的有点儿远,咱们再扯回来!
闫解旷和闫解娣一听说要上山下乡去,立马就不吱声了!
之前上山下乡是自愿行为,他们的爹是三大爷,可以不去。
现在政策改成了“强制”,他爹又那样了,她们必然是首当其冲那批。
“我去过分局了,见过你们爹了,我提出了离婚,他同意了,周一我就去街道办民政局办手续,你们也都写一份断绝关系说明。”
说完这句话,杨瑞华也没了精气神。不过她还是坚持着说道:
“解成解放你们吃完饭赶紧去把木头弄回来劈了,今年冬天也能省不少取暖钱。我明天办完手续也得去街道找点活干,总不能饿死。”
闫阜贵工作肯定是保不住了,哪个学校也不会允许那样的教师存在!
不管是开除还是辞退,明天周一必然会有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