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571章 万成本

第571章 万成本(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然后就提出了模块化、可编程、易于修等10项技术要求进行研究,最终在1969年的时候,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而经过实验验证,也是证明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出现,显着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故障率。

但这也只是PLC技术探索初期的产物。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好像也是晶体管计算机吧?”,忽然想到此,李枭立刻就查看了起来。

果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确实是晶体管计算机。

本来李枭也想着趁这一次制造出来,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就算制造出来,以国内现在的技术基础,也很难全面推广。

制造价格肯定也低不了

还不如再过个七八年,各种技术都成熟了,价格也下来了,在研究此类技术,直接上更成熟的版本,直接跳过这些过渡的过程。

想到此处,李枭也就不再查找其他的,直接开始在纸上写起了需求。

CDC6600晶体管计算机,想要以它为基础,搭建一个计算机,至少需要35万只晶体管,来构成逻辑门电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还需要上千块定制印刷电路板和连接器,来组成逻辑模块,连接器则是为了保持信号传输稳定性和减少电磁干扰。

存储器系统,则需要多个磁芯存储器,来作为主存储器,当然磁带机也不能少,来作为外部储存。

还有冷却系统,这个更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毕竟35万只晶体管散发出来的热量可是很恐怖的,所以冷却系统必须要足够给力。

李枭想的是利用铜制管道,把它们嵌入每个机柜背板,然后再循环氟利昂吸收热量,这只是第一道冷却系统,还有第二道,则是要多组高速风扇,来强化机柜内部气流。

并且还配配上大型外部制冷机组,来维持冷却剂循环。

还有就是电源模块了,这一模块至少也需要30个独立电源单元,来保持±5V、±12V等多路直流电的稳定。

这些全部算下来,李枭感觉至少需要10个立式机柜来储存,当做计算机的主机,总布线甚至可以超50公里。

这一算下来,也是让李枭吸了口冷气:“这一次阵仗是不是有些太大了。”。

要知道PDP-1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也才用了3,600个晶体管,磁芯存储器也只有4K字,而CDC6600则是128K字。

总路线也只有10公里。

这可是差着不止一倍。

想了想,李枭还是打算给黄部长打个电话,问问看看,国家支不支持它研究这款晶体管计算机。

要知道这款计算机,根据记载,造价就到达了800万M金,整体下来投入的研究费用更是达到了1.35亿M金,这些钱到时能够省去。

好在李枭记得,硅晶体管今年国内好像也能够研究出来,然后进行生产,应该可以节省不少费用。

出了空间,李枭就拿起电话打了出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