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大明1635 > 第4章 家书值万金

第4章 家书值万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古人云家书值万金,大明游子要与家人挚友通信,只能借助熟人或镖局。

我大明镖局稀少,不足以支撑往来信物,亦无周全之保障,顺路熟人又能碰到几个呢?

有家底之人尚可让仆从专程投递,然路途遥远花销颇大且生死难料,一般人如何能够负担?”

皇帝已经说到了点子上,臣子们全都认真听着。

“驿站乃官员腐败之地,朕将地方管辖权收回变由户部直接拨银,兵部车马司直管到底。

如此可杜绝地方官借驿站敛财,然过往官员于驿站吃喝住行分文不花。

朕敢保证即使在严令之下,亦无法确保流官不贪不拿!

朕恢复驿站只可保文书畅通,将报纸交由驿站传递,是想让天下百姓尽早获知朝中大事。

可驿站一直靠朝廷维持绝非长久之计,唯有在官方督导下自负盈亏,方细水长流矣!”

“陛下,恕臣斗胆,陛下是指归入皇家集团后如商家般经营,民间亦可利用其传递书信?”

“正是!”

黄道周不是傻子,到这个份上他再不延展一下的话,那就太过木讷了。

“按朕之构想,驿站吃喝住行向百姓全面开放,无论官员与否均不再免费!

皇家集团届时可制定出相关收费标准,官员按实向朝廷报销,一律童叟无欺!”

“如此可避免流官吃拿卡要,而开放百姓,则驿站空闲屋舍可充分利用增加收入!”

“确实!”

“还有就你黄大人无须再请镖局代劳了,也许仅花数两银子即可带信回家。

时日上不过消耗一二十天,让仆人专程之事更用不上,既安全又快捷,岂不美哉!”

“陛下,此举大善矣!”

“陛下,臣附议!”

“臣附议!”

“......”

看到了好处,众官员欣喜若狂拱手,包括内阁几个老革命也纷纷点头。

大明官员都是流官,向来在本省以外任职。

初衷为避免与本乡人同流合污,甭管实际意义大与否,长期在外谁又不思念家乡呢。

加上交通不便相隔千山万水,还无正规交流途径,自古家书值万金就是这么来的。

“诸位,朕会让皇家集团制定出详细方略,寄信寄物皆可,且收费合理保障周全。

朕做不到对民间六百里加急,然日行两百里甚至三百里,朕以为问题不大!”

臣子们兴奋起来,按现有情况,天子说的确实能做到。

去年宣府一战缴获数万马匹,相当一部分都充斥到了就近诸省驿站。

当下驿站效率颇高,那批战马功不可没,还为朝廷节约一大笔经费。

不过话又说回来,像兵部车马司这种机构,品级不高却管着全国驿站,要做到细微化管控明显不太可能。

皇家集团基本已覆盖全国各省,让他们去搞效率上肯定远超朝廷直管。

“诸位请放心,向民间开放不会影响公文传递,初期仍将以保障朝廷为首要!

不过朕也要告诉卿等,驿站只会越来越高效便捷,卿等尽管拭目以待!”

“陛下英明!”

天子咋想得出如此周到之事啊?其智慧简直惊为天人!

臣子们震撼的同时全都喜笑颜开,不由各自议论起来。

大明商旅本来就多,取缔百业限制后人口流动也将逐渐增大。

人们错过城池也无妨,多出一个驿站可供选择,比住客栈还安全,百姓何乐而不为?

最关键寄信寄物简直太方便了,众人都盼着尽早完成改制,他们得给家人去封家书。

气氛很好,崇祯喝他的茶,任由臣子们畅谈。

先前他只提了句驿站效率会越来越高,其实里面的内容多得很,就没必要在这里说了。

科学院发明的水泥改良了数次,听说效果还过得去,他得找个时间去看看。

条条大路通京师,驿站只是其中之一,那时候才是大明真正腾飞之日!

(参考消息:

《大明会典》、《九边图说》记载,凡驿传,六十里一驿。

永乐至正德年间为大明驿站巅峰时期,全国驿站1200余所,通常陆路每200里上下一处大驿,40至80里一处小驿。

大驿站通常配备驿马百匹,驿卒数百,中小驿站配马20至50匹,驿卒数十。

九边与平原区域偏稠密,西南山区间隔略大,京杭运河水路驿站通常间隔100里左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