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建奴不灭,难解朕心头之恨!(1 / 2)
本打算今日发布两个章节,不想却事与愿违。
特奉上三千四百字大章,抱歉抱歉,明日一定补上。
还望看官们见谅,多谢!
一直到夜幕降临。
崇祯将近期构想,以及在莱州时与黄蜚、沈世魁交流的相关事项一一道出。
几个重臣的神色,全都变得凝重起来。
天子是好战的,这一年来深有体会。
仿佛离开了战争就不是天子了,一提到战事总是让他斗志昂扬。
不出意外,辽东安稳了一年,天子准备向建奴开刀了,这一次还提出了一些新思路。
要求准备得越充分越好,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
结合高文采、靳念祖、王国兴传回的各种消息,将建奴彻底赶出辽东还略显牵强,但将它打残的条件已日渐成熟。
高文采主要侦察方向放在蒙古诸部,同时遥控指挥身在辽东的靳念祖。
王国兴经营朝鲜、鸭绿江北岸,还朝着日本渗透。
现蒙古诸部只有漠北数个部落仍依附建奴,但各部间已出现左右摇摆迹象。
大明强则极可能偏向大明,建奴弱则会与其离心离德。
去年冬天极其寒冷,建奴冻死牲畜人口若干,当地汉人也饿死冻死不少。
若非有以往抢去的底子加上朝鲜上贡,建奴将雪上加霜。
当下冰雪融化万物进入复苏,范文程严令靳念祖,要他从大明多搞粮米盐铁运回去。
靳念祖趁机提出东西不太好搞,大明对出关货物查得极严。
辽东军阀们有所收敛,不敢再向建奴出售军粮了,七万禁军就在漠南与辽西之间,长城各个隘口根本不易蒙混过关。
水路上大明水师也虎视眈眈,需要从水、陆两个方面想办法,甚至转道才能运进辽东,全部都得加钱方可。
建奴过去从大明抢得的金银颇多,靳念祖有江南大功加持,念在他还“打入”大明不少新细作,范文程答应了所有条件。
“中原侯!”
“臣在!”
“建奴不灭,难解朕心头之恨!不知爱卿以为,朕四路围攻之计有无不妥之处?”
卢象升不假思索,拱手道:
“陛下,以四路进军辽东,建奴插翅难飞,然各军战力不一,恐怕难以一锤定音!
以臣之见,大明并不具备彻底消灭建奴之能力,只可步步为营,分作几步灭之!”
崇祯只是喊灭建奴,并没有说具体怎样打,打到何种程度。
卢象升是务实的,没有像过去那些总督那般满嘴跑火车。
大明是有钱了,灭建奴的军费绰绰有余,但若想一口吃成胖子,稍不注意就会形成一锅夹生饭,枉费大好局面。
崇祯心中大定,愈加欣赏起卢阎王。
之所以没有问首席军机孙承宗,反倒先问他,就是想让大员们知晓卢象升肚里的墨水。
卢象升不负众望,一下子就点中大明软肋。
孙承宗满意地点头,去年秋天才当上兵部右侍郎的王家彦,也露出一脸崇拜之色。
“将舆图展开!”
“遵旨!”
两个小太监手持舆图,呈现在众人面前。
拿起一根小木棍,崇祯缓缓走下御座,指着舆图道:
“中原侯所言不差,故朕只求今年内将建奴打痛打残,此战漠南与辽西之间,辽西与辽东半岛三卫务必收复!
大明须重新掌握朝鲜,控制整个鸭绿江流域,断掉建奴一切外援,此乃今年之既定目标!
至于辽阳、沈阳能否收复,能否直逼建奴老巢赫图阿拉,朕不敢奢求!
待我大明困住建奴,明年或后年,也许大后年,方乃建奴灭族之时!”
“陛下英明!”
在座诸公绝大部分都熟知兵事,对于天子饭要分几口吃的想法,打心底深表认同。
严格地讲,天子能在宣府秒杀建奴,属于对方过于轻敌。
也不知道明军拥有秘密武器且计划周全,那种情况千年等一回。
这一次涉及地域广,根本做不到一口吞掉建奴,那帮蛮子绝不可小觑。
天子没有好高骛远,稳扎稳打最妥当,若达成本次战略目标,大明将彻底转守为攻。
兵事还是小范围讨论好啊,若像去年以前那样放在大朝会上说,那还不得炸开锅。
大明有了新式火器,又有那么多银子,很多不知兵的臣子肯定会自信心爆棚。
非得提出把整个辽东都司都收复,最好把赫图阿拉也搞到手,将野猪皮刨出来鞭尸。
要不然就对不起祖宗,要不然就怎么怎么,总之大义高于一切,完全不考虑实际。
大明这么多年对付建奴屡战屡败,袁崇焕两次大捷昙花一现,守城战注定不会有重大突破,能做到不丢城池就万事大吉了。
可以说大明之所以战败,除了军饷、战力等因素外,朝堂嘴炮们“功不可没”。
兵事岂同儿戏,哪是嘴上吹的那么简单!
崇祯笑眯眯望向卢象升,说道:
“中原侯何不就你之战略思路,向诸公详解一二呢?”
“遵旨!”
卢象升心头跟明镜似的,天子是在给他露脸的机会。
被封了侯又是东征都督府老大,去年就已挂名军机处,但今日才算真正踏进军事核心。
不充分领会意图再说点有用的东西,他如何能够服众?
万分感激中卢象升略微思索,侧身向同僚拱手:
“陛下之战略目标实则已非常清晰,卢某不才,献丑了。”
清了清喉咙,继续道:
“诸位,大明要想收复故土覆灭建奴,最少需分两步走。
陛下此战将漠南、辽西、辽东半岛、朝鲜连成一体,便乃最关键之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