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天雄铁骨,战死不降;头颅可断,忠魂不亡!(2 / 2)
“快走!”
议事厅中,诸多武官一一赶到。
看明盔上标记的黄色军衔,最低都是少校,预示着把总级以上武将参会。
第六军主要由原天雄军骑兵组成,从第三军调了一个千户,招募了一万二千新兵。
没有实行另外五个军那种军管旅,旅管营模式,而是实行军、师、团、营编制。
主要为初定八月开拔,时间太过仓促,天雄军老卒比重高,避免军制序列调整过大。
像吴英杰这类第三军把总,就是一营之长,手下四个百户五百多人尚未进行分编。
他知道自己这练兵副千总只是暂时,待新兵集训完打散编入序列,带来的那些百总、总旗、小旗官、甚至普通老兵多半都会升职。
“敬礼!”
一声令下,一众军官整齐划一向卢象升敬礼。
“都坐吧!”
卢象升抬手回礼,将明盔取下放在桌子上。
“诸位,卢某今日就是来看看大家!”
中原侯一身戎装,白净的脸下掩盖着一副大嗓门,没有摆任何侯爷架子。
目光炯炯有神不怒自威,让人既感压抑又带着丝丝亲切。
侯爷身份只适合朝堂,对于自己的直属部队,卢象升有着深深眷恋,喜欢属下仍称他为将军。
“李副军长!”
“末将在!”
李重镇猛抬胸膛,高声应答。
卢象升仍兼着第六军军长,日常事务由李重镇具体操持。
“兵卒操练如何?”
“禀将军,新卒已进入下马操练环节,按预期进展最差者,三五日后均可持实枪!”
“甚好!最迟六月中旬完成集训,六月底前务必分编入各个百户!
儿郎要上马可行军,下马可打仗,时刻准备提前开拔!”
“得令!”
短短两句话信息量巨大,卢象升也不便多说什么。
待明日报纸一出来,很多人就会看懂一二。
“吴英杰何在!”
“末将在!”
吴英杰一个激灵,从凳子上站起。
被中原侯点名,着实让他有些意外。
“听说你年龄虽小却勇冠三军?”
“将军谬赞,末将愧不敢当!”
“哈哈哈,陛下亲自赐名,不到半年累功当上把总!
南下之时伴驾屡创佳绩,当今圣上慧眼识珠,我大明禁军人才辈出矣!”
卢象升满脸堆笑,压了压手示意吴英杰坐下。
自己名气哪有那么大啊,想来是周将军或者陛下在中原侯面前提到过他,吴英杰不由升出一股强烈自豪感。
“诸位,吴小将军从新兵升到副千户一职,仅仅一年光阴,成长之快令人刮目相看!
陛下常谕军中除了军规,还需要树立人物典范,今日见诸多新兵不乏拉跨者,卢象晋!”
“末将在!”
“以吴副千户为第六军宣传典型,把新兵思想进一步抓起来,要让他们觉得练不好就没脸见人,就不是天子亲军!
同时督促老卒们,别人都可以从新兵升到副千户,自己为何做不到?军人保家卫国流血牺牲,唯有靠战功体现价值!
羡慕别人那就勇敢去训练,将来战场杀敌加官受奖,此便乃军人之荣耀!”
“末将领命!”
总训导官卢象晋大声应允,那群少爷兵让他花掉不少脑筋。
按如今这种态势,有文化的参军者将越来越多。
大哥说这是好现象,代表着百姓与官绅阶层思维正在逐步开化,军人地位愈加炙手可热。
“诸位,第六军是由地方军转化成禁军第一支部队,可见圣上对我天雄军之重视。
卢某手下没有孬种,只有马革裹尸献出生命之儿郎!
大战在即,我军随时将奔赴沙场,尔等绝不可让陛下让大明百姓失望,尔等有无信心?”
“天雄铁骨,死战不降!头颅可断,忠魂不亡!”
“......”
十六字天雄军“结血誓”响彻整个议事厅,无不体现着以卢象升为首的铁血军魂。
从地方军成为禁军,放眼整个大明仅此一例,天雄军除了能杀流寇,同样可痛杀建奴!
对辽战事越来越近,第六军注定为大明而生。
而他们的中原侯,必将带着他们迎向一个个灿烂的高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