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旭日初升普照四方(1 / 2)
三座塔。
黄得功正举着千里镜,于城池附近一处被称作凤凰山的坡顶上四处了望。
所谓大清铁蹄昨日来这里逛了一圈,随后快速退至三十里外安营扎寨。
双方斥候探马发生数次遭遇战,从反馈情况看,这一拨人明显是皇太极前锋。
现本部和尤世威部主力相距约300里,各灭掉两三个大小部落后按战前部署进入防守状态,不再四处扫荡。
朵颜故地与三座塔之间派出机动兵力游而不击,时刻关注建奴进军态势。
“启禀将军,尤副总兵禀报,多尔衮已于我军四十里外扎营,所部约两万余人,加上阿代和蒙古残部,兵力三万五千!”
一探马来到近前,向黄得功敬礼禀报。
“告诉尤世威,中原侯和王都督有军令在先,他那边仗该怎么打皆由他说了算,总之游击作战,要让建奴不得安身!”
“得令!”
“将军,王都督从丰宁派来的工匠到了。”
一亲兵跑了过来,递上一份文书。
看了几眼,黄得功咧嘴一笑,大声道:
“传本官军令,明日起开始筑城,一切按筹划进行!”
“得令!”
此地在辽金时城池颇大,元末战乱多年以致衰败。
太祖曾经在这儿设立过营州右屯卫,成祖时期卫所内迁,蒙古人又回来了。
两百多年间兀良哈、喀喇沁、巴林、扎鲁特等各个部落先后于此驻牧。
按军机处部署,攻占三座塔和朵颜故地后须立即修缮城池,将两颗钉子钉在建奴西进道路上,作为大明过渡性边疆。
这地儿处于大小凌河交汇区,土地相对肥沃,跟朵颜故地差不多,山地、草原、河谷平原交错,属于典型农牧结合区。
大明对两地失控多年,农耕影子不存,修缮城池移民垦荒,方可紧握于大明之手。
而那些蒙古俘虏便是筑城主要劳动力,随着移民迁徙带来先进文明,让蒙古人放下马鞭种地,也不是不可能。
“将军,陛下高瞻远瞩矣,只要移民在此繁衍生息,何愁此地不稳如泰山!”
虎大威向黄得功作揖,五大三粗的家伙都变得文绉绉了。
“大威所言不差,陛下曾多次痛斥文官嘴上逞能,提出教化四夷绝非靠嘴皮凭空实现。
须前有大明儿郎流血牺牲,给百姓缔造出安定空间,让农耕走入蛮夷生息之地。
如此在我大明百姓感染下,蛮夷方可从根本上告别风餐露宿,追求大明人之所求,这便是陛下常说之汉化矣!”
“听说陛下赐名朵颜故地为赤峰,将此处谓之朝阳?”
“正是!朝阳朝阳,我大明如同旭日初升普照四方,前途不可限量!”
“哈哈哈......”
一众武将都笑了起来,仿佛看到了辉煌灿烂的明天。
“大威,宁锦方向有无最新消息?”
黄得功收起笑容,侧过头发问。
“禀将军,宁远金总兵今日必到,途中与建奴发生两次交战,除此之外暂无异样。
锦州祖总兵已收复杏山堡,待水师陆战队登岸一部,将攻占松山及大凌河城!”
“金总兵损伤如何?”
“禀将军,建奴乃小股骑兵,双方不相伯仲,仅两三百。”
“嗯,都说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过去被打怕了,出城试一试方知关宁骑兵并不比建奴逊色多少,军心最重要啊。”
“那是自然!”
“此役把辽西搅成一锅粥,第三军与沈总兵重拾朝鲜左右开花,陛下可谓运筹帷幄矣!”
“确实如此,待金州三卫一旦发起战役,奴酋两路兵马恐怕也该撤兵了。”
“哈哈哈,届时建奴只能被困于辽东动弹不得,想什么时候灭其国,全看陛下心情!”
“哈哈哈......”
数位将领放声大笑,暗自隐隐蓄力,等到发起灭国之战时,自己千万不能落下。
“传令下去,趁奴酋未到前锋根基不稳,今晚再派一队人马带几顶热气球袭营,本官要让建奴睡不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