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请主子入城(1 / 2)
“中原侯!”
“臣在!”
“说说你的下步计划。”
“臣遵旨!”
正了正身形,卢象升开口:
“启禀陛下,第六军新兵训练已近三个月,臣拟四日后亲率所部开拔天津,六月初十前全面举兵金州!”
“甚好,粮草筹备如何?”
“禀陛下,制造局可再供孟侯二型燧发枪一万支,各型佛郎机五百门。
新式十八至二十四磅红夷炮三十六门,热气球六顶!
臣已命人将夷炮运往天津,待第六军到达便可装船海运。”
兵部侍郎王家彦拱手道。
现吴甡接任兵部尚书,但回朝时日尚短,后勤军备都是由王家彦具体操持。
“如此第六军火铳配备将超过半数?”
“正是!”
“天津方面呢?”
“禀陛下,李指挥使传回消息,前期粮草辎重已筹备完善,郑芝龙属下甘辉部已全面接管天津至山东海防。
第六军主要乘坐甘辉部海船登陆金州,水师黄蜚部、沈世魁部亦将派出部分船只,可分两个批次抵达彼岸!”
张同敞随即禀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朕要在奴酋于大凌河城进退两难之时,再给他致命一击,中原侯全权掌握火候,朕就不管了!”
“臣绝不辜负吾皇期许!”
卢象升眼神坚定,回朝三个多月了,这是他封侯拜将后亲临前线的第一仗。
这次跟以往中原剿贼不同,指挥那么多兵卒还是水陆并举,他必须干出成绩。
“孙先生!”
“臣在!”
“此役就此落实,宣布一下兵部相关事宜吧。”
“臣遵旨!”
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孙承宗朗声道:
“经内阁与军机处合议,报陛下御批,军机处扩大成军机委员会,简称大明军委。
设主席一名,副主席五名,下设不超过三十名军机委员。
各都督府与锦衣卫佥事以上主官、大明水师正副总兵、兵部侍郎级以上、北方野战军正副司令、御马监掌印皆担任委员。
即日起撤销兵部,正式归入军机委员会!”
顿了顿,孙承宗继续道:
“陛下亲任军机处主席,原四名军机大臣、锦衣卫指挥使任副主席!
军机处下设五部,为总赞画部、总训导部、总后勤装备部、总督察部、办公厅五个衙门。
北征、东征、江南、南征四大都督府、大明水师、行省军区均按五部设立下属机构!”
接着,孙承宗对各衙门职能予以详细阐述。
还公布了各部主官名字,部门称部长,办公厅称作主任。
臣子们认真听着,当中大部分人也参与过筹备策划,对所述并不感到陌生。
按此次革新的兵事组织框架,已无限接近于几百年后新华夏成立之初相应机构。
崇祯做不到完全参照21世纪华夏模式,那样也不完全符合当下国情。
这仅为第一步改革,暂未对陆军、水师设立出兵种衙门,以后还得不断优化。
如今大明军事人才济济,却也参差不齐,很多人还未发展成顶尖人物,为此部分副主席还得身兼部门长官。
卢象升任总赞画部部长,相当于总参谋长;李邦华领衔总督察部,等同纪委书记。
至于其余各部,吴甡任总后勤装备部部长,方正化负责总训导部,王家彦任办公厅主任。
侯恂和范景文目前在经营地方,职位都给他们留着,二人一个辽东一个南方,体现出天子对两地的重视程度。
按此次改制御马监也不存在了,兵符印信归军机处,崇祯兼着主席,紧握着大明军权。
军机成员里老中青各个年龄段皆有,通过一些年头培养历练,不可能出现青黄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