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大明1635 > 第57章 要想富先修路

第57章 要想富先修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皇帝知道分寸是一年多来才有的,过去可完全没个轻重,也难怪部分臣子反应激烈。

“陛下常常教导老夫,要想富先修路,取缔行业限制分地于民后我大明已蒸蒸日上!

虽当下仅呈现萌芽,然假以时日必大有可为,诸位饱读诗书见多识广,又处于最中枢京师,恐怕早都体会颇深了吧?”

环视一周,不少人仍旧满脸疑惑,孙承宗带着浅笑:

“官道便利之益处诸位心知肚明,老夫不再多言!

大明驿道继承历朝原址发扬光大,然随着年代久远已到需全面重修之时!

如此届时无论传递政令书信,还是南来北往之货物,岂不更加高效快捷!”

“首辅大人,下官不敢妄断,然若全国均予重修扩建,至少需万万两白银,我大明何以承受此等财力消耗?”

孙承宗所说有一定道理,但似乎并未说到点子上,黄道周有些急了。

“幼玄莫慌,且听老夫慢慢道来!”

称呼起了黄道周的字,孙承宗变得语重心长:

“自古以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黄御史又怎知陛下打算分成多少年实施呢?”

“这......”

天子没说过,刘遵宪也未提过,黄道周一时语塞。

“陛下曾多次征求工部及内阁意见,定出十年到二十年内实现县县通水泥路!

长此以往广袤乡野村村通乃至户户通亦无不可,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又有何妨!

总之定出大目标循循渐进,一切与大明发展相辅相成,绝非好高骛远劳民伤财,而为又一个百年之大计矣!”

听到这儿,不理解的臣子总算好过了些。

原来是误解了天子,天子也并非急功近利马上就要全部实现,是他们孟浪了。

“刘尚书先前便已提及,明年明镜台会议时会呈报规划供与会者审阅,按陛下之筹划,何止单单工部一个衙门!”

讲到这里,孙承宗没再开口,向崇祯作了个揖。

接下来一些事务,该天子来说了。

“诸位!”

崇祯收起闭目养神,正了正身形,朗声道:

“一国之计实则同普通百姓家无异,仅大与小单纯与复杂之分,待金州三卫战事结束,六部扩充之筹划也该尘埃落地了。

届时衙门分工更为明确,相关律法会紧跟其后,内阁并军机处将定出军、政百年之宏伟远景,再细化到每一个五年!

朕称其为计划,每五年予以检验并实时纠偏,有了既定方向指引,卿等方可大展拳脚!”

计划一词有些新鲜,也就相当于筹划,臣子们不是傻子,全都听明白了。

以相应文字作为指导,做起事来不容易犯糊涂,此等提倡非常中肯。

为让臣子彻底安心,崇祯不由望了望毕自严、巩永固、陈子龙几人。

他需要用数据说话,将有人那仅存的一丝担忧通通抹去。

(注释一:明代驿道,又被称作官道,数千年发展下来已经非常完善。

有国家级、省际级、府级、县级之分,比如京师连通南京及各布政使司间的官道,就相当于后世国道乃至高速公路。

注释二:国家级驿道一般3至5丈宽,即路基10至16米,实际夯实路面宽10米左右。

省际、府际常规1至2丈宽,能容马车错车,县级驿道普遍较窄,一般1丈以下,当然,也受当地地形和财力限制。

另外明代驿道还有个特殊亮点,设有“里堠”,即里程碑,同时排水设施非常完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