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重生大明1635 > 第59章 大明通宝

第59章 大明通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故朕已让冯爱卿将大明通宝作为合法货币写入宪法,最新审定之银行法亦将公布天下,大明通宝前途大好!”

臣子们纷纷点头,纸币的事儿去年就在提了。

前段时日又热议那么久,早都分析讨论得明明白白,所以反应都不大。

推出纸币并不代表白银贬值,而是代替同等价值白银。

有银行和国库背书,又以大明财税收入作为发行参考量,根本不像历代先帝那般想印多少就印多少,那种干法只会死翘翘。

“王承恩!”

“奴婢在!”

“京师各皇店率先试行纸币,不知结果如何?”

崇祯不紧不慢发问。

最先印制的那批纸币换给荷兰及西班牙人两百多万,内帑兑换出五十万两用于试运行。

情况他早都清楚了的,只是得在公开场合让臣子知晓。

“回皇爷,据方正化手下管事禀报,纸币于京师各皇店运作不足一个月,然效果极好,百姓对其认可度极高!”

“是否有持怀疑态度者?”

“有,而且先期不在少数,然皇店公平公正只收纸币,且银行方面无法兑换,广大客商也就渐渐适应了。”

崇祯听得暗自得意,纸币虽未正式发行,那纸片也说得上类似商家推出的消费券。

皇店物品具备稀缺性,那蜂窝煤、香皂、肥皂、火柴等物本就涉及日常,天子威望也很高,人们对皇店有一种莫名信任。

百姓要在皇店买东西一万个欢迎,但前提得先在此兑换成纸币,至于找零也是找纸币,反正都能买到等价物件。

此般种种之下,百姓们也就放心了。

“甚好,朕的皇店未发行前小试牛刀,证明纸币本就可畅通无阻,这便是朝廷赋予纸币之价值,陈总襄理!”

“臣在!”

“按既定计划抓紧实施,大明通宝务必一炮打响!”

“臣遵旨!”

“陛下,待纸币发行我大明金融将全面步入正轨,靠银车来往于各地之弊端一去不返!”

毕自严起身作揖。

“陛下,景曾所言乃针对国库与大宗买卖,放眼民间百姓携带方便,交易将不存在折色与称重环节,避免尔虞我诈。

就朝廷而言税收只认纸币,官员俸禄也是如此,有朝廷带头,大明通宝大有可为!”

孙承宗接着说道。

“陛下,如此历朝流传下来之铜钱,亦可收归国库重铸,买卖只会越来越方便!”

“......”

不少臣子发言支持并作以延伸,没有任何反对,事情明摆着,是好是坏一眼就能看清。

如今大明明面上以白银作为流通货币,实则广大普通百姓都是以铜钱为主。

本朝发行过不少铜钱,唐、宋遗留下来仍在使用,甚至还有汉、晋等更久远朝代所铸,完全一个蛇龙混杂。

而用银两交易一般针对值钱之物,却也要繁琐地称重和检验成色,低效且杂乱无章。

使用纸币后那些问题也就慢慢不再了,有朝廷牵头引领金融风向,必定胜券在握。

“诸位爱卿,今日就议事至此吧,朕还要处理其它事务!”

事情说得差不多,主要大员对大明经济都已心中有数,崇祯下达了逐客令。

“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

面带笑容目送臣子离去,崇祯舒畅地喝了一大口茶水。

再过几日纸币正式发行,城中与京津辽官道动工在即,接下来还有一系列革新政策。

预示大明这艘破船又突破了一层迷雾,开足马力继续迎着风浪披荆斩棘!

(注释:

彩印技术诞生于明末,由明代出版家、艺术家胡正言于天启七年(1627年)首创,代表作为《十竹斋书画谱》。

这种技艺被称作“饾版”,结合“拱花”呈现出多种色彩,为分色套印技术。

此人一直活到1674年,历史上于崇祯17年时推出《十竹斋笺谱》,将彩色木版印刷技术推向巅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