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有些东西,比权术更重要(2 / 2)
周桐挑眉,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车辕:"江南商人倒是机敏。"
曹政感慨:"何止机敏?那伙人精着呢!现在琉璃器在江南炒到天价,连碎渣子都能磨成粉当颜料卖!"
"啧。"周桐指尖敲着车辕,青筋在白皙的手背上若隐若现,"这帮人连琉璃都要玩'苏杭造'的把戏?"他忽然冷笑,"等着被当肥羊宰吧。"
曹政一愣:"老弟的意思是..."
"老哥且看——"周桐蘸着马车上的雨水,在漆木车板上画了个圈,"等他们把这'江南特产'的名头坐实了..."
手指突然戳进圆圈中心,"您就上书朝廷,说红城县令进献琉璃秘方。"
他抬眼时眸光锐利如刀,"既要讨配方赏银,更要参他们个欺君之罪。"
雨滴砸在车板图案上,将那个圈晕染成模糊的阴影。曹政盯着水痕看了半晌,突然倒吸一口凉气:"妙啊!到时候他们要么吐出百万两买配方,要么..."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官袍袖口沾了雨水也浑然不觉。
周桐慢条斯理擦着手:"这功劳老哥接不接?"
"接!怎能不接!"曹政激动得胡子直颤,又突然迟疑,"可这泼天功劳..."
"我要它何用?"周桐望向官道尽头灰蒙蒙的天际,"不过是借老哥的手,给江南道那群蠹虫放放血。"
他转头时笑意不达眼底,"等您先去长阳探完路,我自会带着完整配方进京。"
曹政神色一凛,终于听懂话中深意。他郑重拱手:"老弟放心,为兄定把路给你铺平。"
蓑衣簌簌作响间,这位红城父母官眼中竟燃起年少时才有的斗志。
车队启程时,雨丝已细密如帘。小桃望着曹政在雨中模糊的身影,忽然拽了拽周桐衣袖:"少爷方才说的'整治',是要像打那几个纨绔一样吗?"
老王望着车轮碾出的泥辙,忽然长叹:"少爷这局布得比老爷当年还狠......"
周桐倚着车厢闭目养神,闻言淡道:"要在这世道站稳,总得有点手段。"
他忽然睁眼,目光扫过车外雨幕,"但有些东西,比权术更重要。"
小桃和老王对视一眼,只见周桐指尖轻轻叩打车壁,声音低沉却清晰:"民心。"
他轻笑一声,突然将小桃拽到身侧,另一只手搭上老王肩膀:"既然要和我爹他们掰掰手腕."他顿了顿,"总得先借一借京城那帮老狐狸,让我们家那些人听听我的名号。"
小桃突然发现,此刻少爷眼中的锋芒,竟比那晚在守春阁看《青玉案》拓本时更甚。雨声渐密中,她听见周桐近乎呢喃的低语:
"我可不想...学我爹那样去争。"
马车在雨中渐行渐远,曹政望着那抹渐渐消失的车队,忽然想起周桐方才眼中的光——那不是追逐名利的光,而是像桃城百姓看丰收麦田时,那种踏实而明亮的光。
他攥紧手中的密道图,喃喃自语:"或许真如老弟所言,有些局,从来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
雨越下越大,他摇摇头,翻身上马。鬃毛上的雨水顺着缰绳滴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惊起檐下避雨的雀鸟。
曹政策马转身时,忽然明白周桐那句"民心"的分量——那才是这世间最稳固的根基,比琉璃器更通透,比黄金更珍贵。
而他,有幸与这样的人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