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 > 第299章 语言的艺术

第299章 语言的艺术(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老王!"周桐的怒吼响彻整个客栈,"你他娘的要带坏孩子,我就亲自来给你动刀子!"

老王顿时面如土色,小十三则默默往旁边挪了两步,和他划清界限。

周桐踏入曹府大门时,晨光正好穿过庭院里的梧桐树,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他揉了揉还有些发酸的肩膀——至于是为什么酸,嗯,各位您细品。

"周大人到——"门房高声通报。

话音未落,曹政就像只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从正厅窜了出来。他穿着件皱巴巴的官袍,眼下挂着两个明显的黑眼圈,手里还攥着半截毛笔,墨汁沾了满手。

"老弟!你可算来了!"曹政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一把抓住周桐的手臂,"来来来,看看我熬了一宿写的折子!"

周桐被他拽得一个踉跄,差点踩到自己的衣摆。他无奈地朝身后摆摆手,示意老王他们先去偏厅休息,自己则被曹政连拖带拽地拉进了书房。

书房里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揉皱的纸团,桌上堆着翻开的典籍,砚台里的墨已经干涸,旁边还放着半碗已经凉透的参汤。

曹政像个献宝的孩子似的,从案几上捧起一本装帧考究的奏折,小心翼翼地递给周桐。

"你看看,这样写行不行?"曹政搓着手,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我可是把《文心雕龙》都翻烂了!"

周桐接过奏折,入手沉甸甸的。他掀开第一页,只见上面用工整的馆阁体写着:

《为呈报研制琉璃新法事》

臣曹政谨奏:窃惟圣朝以仁孝治天下,重农恤商,凡有益于民生者,无不悉心讲求。臣自莅任以来,夙夜忧勤,惟恐有负圣恩...

周桐一目十行地往下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曹政这老狐狸,文笔当真了得。折子从去年偶遇江南商队说起,详细描述了商人们如何哄抬琉璃价格,百姓如何被盘剥,读来令人义愤填膺。接着笔锋一转,写到自己如何"痛心疾首",如何"寝食难安",终于下定决心要破解这"劳民伤财"的琉璃之谜。

"...臣遂与桃城县令周桐密议,共谋破解之法。周桐者,少年英才,尤擅格物..."

周桐看到这里,忍不住笑出声:"曹老哥,你这把我夸得,我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曹政嘿嘿一笑,凑过来指着那段文字:"这里得突出你的功劳,不然朝廷怎么会重视?再说了..."他压低声音,"咱们不是说好了吗?这事得把你抬出来,日后才好办事。"

周桐点点头,继续往下看。接下来的部分才是重头戏——琉璃的研制过程。曹政写得那叫一个天花乱坠,什么"砂石筛选九遍",什么"特制铁筛三十六孔",连用什么材质的扫帚扫沙子都写得清清楚楚。

火候控制那段更是夸张,不仅详细描述了各种温度下的火焰颜色,还杜撰了一套"阴阳五行"的控温理论,看得周桐直咂舌。

"...臣等屡试屡败,炸炉七次,伤者十余。尤以第四次为甚,炉膛崩裂,烈焰冲天,周桐亲率众人扑救,衣袍尽焚..."

周桐挑眉:"我们什么时候炸过炉?"

曹政挤眉弄眼:"艺术加工,艺术加工。不写得艰难点,怎么显得咱们功劳大?"他指着另一段,"你看这里,我还特意加了几句'天佑大顺'、'皇恩浩荡'之类的,保准皇上看了龙颜大悦。"

周桐摇头失笑,翻到最后的附件部分。这里才是真正的技术核心——琉璃的制作方法。但见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材料的配比、工序的详细步骤,乍一看极为详尽,实则关键处都被巧妙地模糊处理了。

从选砂需用“春江水底之石英砂,经三日清水浸泡、七遍细绢过滤”,到筛砂工具需“楠木为框、蚕丝为网,网眼细如发丝”。

从火候控制要“初用松柴引火,待炉温至‘蟹眼沸’时换栗炭,烧足十二个时辰”

到配料比例需“每百斤砂配碱十五斤、铅粉三两,必用骨尺称量,差一钱则废……”

"砂石三份,碱粉一份..."周桐轻声念道,突然顿住,"等等,这'碱粉'你写的'取昆仑山之阳,晨露未曦时采之'?"

曹政得意地捋着胡须:"怎么样?我特意查了《百草纲目》,昆仑山确实产碱,但具体是哪一种,怎么提取,我可一个字没提。"

周桐忍俊不禁:"那火候这段呢?'观天象而定,顺四时之变'?"

"嘿嘿,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曹政摇头晃脑,"让他们猜去吧!"

两人正说着,老王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少爷,曹大人,下人说早膳备好了..."他的目光落在周桐手中的奏折上,顿时眼睛一亮,"这就是要给朝廷的折子?"

曹政招招手:"来来来,老王也看看。你是老人了,给提提意见。"

老王受宠若惊地接过奏折,眯起老眼仔细阅读。只见他越看眼睛瞪得越大,读到炸炉那段时,甚至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写得比老奴烧窑的方子还细!要不是事先知道,真要被大人这‘炸炉七次’给感动得掉眼泪了!”

曹政得意地捋着胡子,用手指叩了叩折子:“这就叫语言的艺术!既要让上面知道咱们不容易,又得显得这法子珍贵——你以为那些阁老会细看炼制步骤?他们只认‘艰辛’二字!”

他突然压低声音,“我还在末尾加了句‘此物虽利,若流入市井恐再起哄抢,臣恳请陛下将其收归官营’——怎么样,够不够周全?”

周桐看着那卷天花乱坠的折子,终于明白为何曹政能在红城混得风生水起——这揣度上意的本事,确实是门硬功夫。他拱手笑道:“老哥这手笔,在下佩服。”

曹政哈哈大笑,将折子仔细卷起:“走,陪我去趟衙门,这折子得赶紧誊抄上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