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留给那两位的时间,怕是不多了(1 / 2)
周桐等人的马车在曹府门前停下。徐巧离车门最近,她一手抱着药箱,一手掀开车帘,踩着车辕就要往下跳。
(注:古代马车车辕离地高度通常在二尺半至三尺之间,相当于现代80-100厘米,比现代轿车下车要高得多。因此,贵族女子上下马车时,通常会有仆人放置矮凳或由小厮搀扶,否则极易踩空或崴脚。)
徐巧心急,没等仆人搬来踏凳,直接一脚踩下去,却正巧踏在一块凸起的石砖上。
\"啊——\"她脚踝一歪,整个人向前栽去。
周桐眼疾手快,一把揽住她的腰,将她稳稳扶住。徐巧倒吸一口凉气,脚踝处传来一阵刺痛。
\"让你别这么急。\"周桐皱眉,二话不说,直接将她打横抱起,\"崴到脚了吧?\"
徐巧脸颊微红,低声道:\"没事,先去看小十三要紧。\"
周桐没理会她的逞强,大步流星地往府内走去。曹府的下人见状,连忙小跑着引路:\"周大人,厢房已经备好,热水、纱布都齐了。\"
周桐点头,抱着徐巧径直走向小十三所在的屋子。推门而入,屋内炭火正旺,小十三半靠在床榻上,右臂的伤口已经重新包扎过,但纱布上仍渗出血迹。
老王连忙搬来椅子,周桐将徐巧放下,转头对小十三道:\"别说话,先让巧儿看看你的伤。\"
小十三抿了抿唇,低声道:\"少爷……\"
\"幸好你小子当时包扎及时,要不然这血得流多少?\"周桐拍了拍他的肩,语气里带着几分后怕。
徐巧顾不得自己的脚伤,立刻打开药箱,取出金疮药和干净的纱布。她动作娴熟地拆开小十三的包扎,仔细检查伤口。
\"刀口不深,但倒钩带出了皮肉,所以出血多。\"她轻声道,\"幸好没中毒。\"
小十三微微点头:\"他们飞针的时候,我用袖子挡了一下,没中。\"
周桐眯起眼:\"那两个人,你还记得什么细节?\"
小十三回忆道:\"一个左撇子,右手腕有船锚刺青,刀法很快,像是练过水战的路子。另一个……\"他顿了顿,\"说话带江南口音,左臂被我划了一刀,跑的时候有点跛。\"
周桐若有所思,转头对老王道:\"待会儿去府衙,让曹大人把红城所有码头、客栈都查一遍。\"
老王点头:\"明白。\"
徐巧已经给小十三重新包扎好伤口,又取出一粒解毒丹让他服下。周桐这才蹲下身,握住徐巧的脚踝,轻轻按了按:\"肿了。\"
徐巧轻嘶一声,却没抽回脚。周桐从药箱里拿出活血化瘀的药膏,指尖蘸了些,在她脚踝处轻轻揉开。
\"你们俩留在这儿。\"他站起身,对徐巧和小桃道,\"我和老王去府衙一趟。\"
徐巧点头:\"小心些。\"
周桐笑了笑,转身大步离开。老王紧随其后,两人很快消失在走廊尽头。
等他和老王踏入县衙时,整个衙门里一片忙碌。衙役们来回奔走,有的押着几个衣衫不整的汉子往大牢方向走,有的正和几个百姓模样的人核对告示上的画像。
\"大人,这人右手腕确实有刺青,但不是船锚,是个蛇纹!\"一个衙役扯着一个瘦高男子的袖子,向曹政汇报。
曹政站在大堂中央,官袍袖口卷起,手里捏着一叠供词,眉头紧锁。他抬头见周桐进来,立刻迎上前:\"周老弟,那位小兄弟没事吧?\"
周桐摇头:\"已经处理好了。\"他顿了顿,补充道,\"小十三说,那两人一个左撇子,右手腕有船锚刺青,刀法像是水战的路子;另一个江南口音,左臂受伤,跑的时候有点跛。\"
曹政眯起眼,手指在供词上敲了敲:\"已经捉到四个可疑的,要不要去看看?\"
周桐略一思索:\"过会儿让小十三来指认更稳妥。\"他顿了顿,\"不过,我也先去外面看看。\"
曹政点头,压低声音道:\"依我在刑部的经验,这种人若是江南来的,多半会往码头或客栈藏身。\"
他指了指西边,\"红城西码头鱼龙混杂,漕帮的人常在那儿落脚;若是想混出城,南城门外的茶棚也是个打听消息的好地方。\"
周桐会意:\"我去看看。\"
曹政从袖中掏出一块铜牌递给他:\"带上这个,若是遇到衙役或守军,亮牌即可。\"
周桐接过令牌,入手沉甸甸的,正面刻着\"红城县令令\"几个字,背面则是虎纹印信。他顺手塞进怀里,对老王道:\"走。\"
曹政还想派两个衙役跟着,周桐抬手制止:\"人多反而打草惊蛇。\"
曹政也不勉强,只是叮嘱道:\"小心些,若真撞见那两人,别硬拼,立刻发信号。\"
周桐点头,带着老王大步离开县衙。两人并肩走在红城熙攘的街道上,午后的阳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就这两个地方?\"老王压低声音问道,眼睛仍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周桐随手拨弄着路边摊上的糖人,漫不经心道:\"伤到小十三的人身手不凡,你觉得他们会乖乖躲在寻常地方?\"
老王皱眉:\"少爷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