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模棱两可(1 / 2)
马车缓缓驶入曹府后院,周桐率先跳下车,身后跟着钱广和三名精干的汉子。曹政早已在偏厅等候,见众人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老弟,事情办妥了?\"曹政的目光在钱广等人身上扫过。
周桐点点头,简明扼要地将计划说了一遍:\"...所以,这些人就假装是你暗中培养的衙役,专门用来给江南那边布局。\"
曹政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影卫那边确实需要应付。放心,我会安排妥当,绝不会让人联想到你身上。\"他压低声音,\"那位太傅大人要是知道你又惹上影卫,怕是要气得跳脚。\"
周桐苦笑:\"谁说不是呢。\"
曹政转向钱广:\"几位先在客房休息,待会儿我让王禄带你们去工坊。需要什么药材尽管说,我这就安排人去准备。\"
王禄领命而去。曹政又对周桐道:\"我去衙门安排些事,顺便散布些消息。你带他们去工坊看看?\"
\"正有此意。\"
从曹府到城南工坊的路上,马车里的气氛有些微妙。梁伍和三名汉子坐得笔直,眼神里既有对即将接触核心技艺的兴奋,又带着几分拘谨。
周桐看着他们紧绷的样子,忽然笑道:\"别这么紧张,你看看老钱那状态,好好学学,待会儿进了工坊,你们可不是江南来的密探,得是曹大人新招的匠人。\"
梁伍一愣:\"匠人?可我们这打扮......\"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短打,虽不算华贵,却也绝非普通工匠的粗布衣裳。
\"所以得换身行头。\"周桐从车座下拖出一个木箱,打开后里面是几套洗得发白的粗麻布工装,\"先把衣服换了。\"
几人对视一眼,立刻动手换装。粗布摩擦皮肤的触感有些粗糙,与他们平日穿的衣物截然不同。
\"这还不够。\"周桐指着箱底的几块黑布,\"把脸遮上一半,就说刚从窑炉边过来,怕煤灰呛着。\"
他示范着将黑布在口鼻处系好,只露出眼睛,\"这样既能遮住容貌,又合情合理。\"
梁伍系好布巾,透过布缝说话有些含糊:\"那身形呢?我们几个都是常年练功夫的,肩背比普通匠人宽不少......\"
\"这个简单。\"周桐从箱子里翻出几捆稻草,\"把稻草塞在后背和腰间,让身形看起来臃肿些。寻常工匠常年弯腰干活,哪有你们这般挺拔的身板?\"
他走上前,伸手调整着一人腰间的稻草捆:\"松紧要合适,太鼓了像填鸭,太松了容易掉。记住走路时稍微含胸,步子迈小些,别露出练家子的架子。\"
一名汉子站起试着走了两步,果然显得笨拙了许多,与平日利落的身手判若两人。
\"还有说话。\"周桐叮嘱道,\"别用你们平日的腔调和称呼,见了工匠就叫'师傅',问问题要显得懵懂些,比如'这窑温怎么看才准啊'、'这砂子筛几遍才够用啊'......\"
他模仿着生涩的语气,逗得几人都笑了起来,之前的拘谨消散了不少。
钱广拱手道:\"多谢少爷指点,我们记下了。\"
周桐点头:\"记住,你们现在就是刚入行的学徒,手脚笨点、话少点都正常,千万别露了破绽。工坊里的匠人都是曹大人信得过的人,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马车缓缓停下,车夫低声道:\"大人,到了。\"
工坊转移到了城南一处僻静的院落,四周有衙役把守。梁伍跟在周桐身后,忍不住感慨:\"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进来了...我们之前几个月到底在干什么?\"
周桐轻笑:\"你们之前是在明处硬闯,现在是在暗处借势。做事情,方法很重要。\"
进入工坊,几名工匠正在忙碌。周桐招来为首的匠人:\"这几位要学习琉璃制法,你详细讲解,有什么诀窍都别藏着。\"
匠人连连点头,带着钱广等人走向窑炉。周桐站在一旁,看着他们认真记录每个步骤,不时提出问题。
\"记住,\"周桐叮嘱道,\"最好自己动手做一次,别到时候出了差错又跑来问。红城和江南可不近。\"
钱广恭敬道:\"少爷放心,我们一定学扎实。\"
周桐满意地点头:\"好,你们继续。我先回曹府等人去了。\"
走出工坊时,夕阳已经将天边染成橘红色。周桐抬头望了望天色,心中盘算着影卫的人应该快到了。
周桐快步朝着曹府走去,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离曹府还有半条街的距离,身后突然传来一声低唤:\"周大人留步。\"
他脚步一顿,转过身,只见一个身着锦缎长衫的商人正朝他拱手。那人面白无须,眼角带着几分精明,看着竟有几分眼熟。
\"这位老板,我们见过?\"周桐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