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谁家的妹夫这么嚣张”(1 / 2)
顾承淮的小动作,都在秘密进行,是他给昭昭的小惊喜,林昭丝毫不知。
转眼便到了除夕。
“聿宝,看看歪了没?”林昭踩在凳子上贴对联,回头问聿宝。
聿宝手指捏着下巴仔细打量。
“没歪。”
话才落,脑袋被一只温热的大手揉了下。
“小小年纪,眼神就不好了。那还不歪,快歪到南头了。”孟九思声音染笑。
他看着聿宝,见亲侄子的脸比之前圆了一圈,捏捏他的脸,笑道:“用不用我给你扎几针,顺便开几副药?”
聿宝看见小舅舅,愣在原地,才缓过神正要开口叫人,不想小舅舅那三十七度的嘴巴竟吐出如此冰冷的话。
小朋友脸色微变,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不要,不要,我眼睛没问题,好着呢,我好着呢。”
说着话,聿宝用手指撑起眼睛,试图力证他眼睛没问题。
那边,林昭之前没听小哥说过,他要带京墨和小白回来过来。
她愣了下,举着对联跳下凳子,往前走几步,语调轻扬,“小哥,你啥时候回来的,都没说一声。”
孟九思看见林昭跳凳的瞬间,急忙跨步向前,扶住她的胳膊。
“慢点儿。”
他接过妹妹手里的对联,笑道:“我谁也没说。惊不惊喜?”
林昭微笑,“有点。”
孟九思一脚踩上凳子,开始贴春联,时不时问林昭一声。
“左边来点儿,对。”林昭指挥着。
孟九思贴好一边,拖着凳子到另一边,与此同时林昭将涂上浆糊的对联给他。
完事后,走向京墨和广白。
漂亮的眸子打量着兄弟俩。
“墨墨和小白胖了点,跟你爸爸在部队没吃苦。”林昭笑盈盈地说。
几个月没见,哥俩儿对他们姑姑没生疏,亲昵地贴过来,吃出婴儿肥的脸上挂着笑。
“我和小白都吃得饱。”京墨笑得很开心。
他长高了些,穿着林昭寄过去的棉衣棉裤,像个圆圆的邮筒,脚下是孟九思给买的牛皮系带棉鞋。
看着彬彬有礼。
与林昭初见他,已是判若两人。
“墨墨和小白穿这身衣服真好看,很适合你们。”林昭神色赞赏。
小白开口,声音还是那么绵软,“谢谢姑姑寄的棉衣,很暖和,很舒服。”
京墨也道:“谢谢姑姑。”
“客气什么。”林昭毫不在意地摆摆手。
这时,珩宝指着京墨和广白的鞋子,语调兴奋,“……你们的鞋子和我们的一样。”
聿宝无奈地看弟弟一眼,“笨蛋,咱们的鞋子是小舅舅寄的,当然一样啦。”
“哦哦,我忘了。”珩宝挠了挠头,跟他小舅道谢,“小舅,你给我们寄的鞋子,我和我哥都很喜欢。”
“喜欢就好。”孟九思温声道。
他统共这么几个外甥外甥女,什么好东西都想给他们。
“还有要贴的吗?”
孟九思的话才落下,左右邻居也出来贴对联,瞧见他俱是一愣。
王春花先说:“孟医生?哎,孟医生回来了!”
她走上前,打量几眼孟九思,声音爽朗,“你变化好大,我都快认不出了。”
“孟医生,新年好啊。”
孟九思眉眼含笑,谦逊道:“同好。”
他从兜里掏出糖,分给王家孩子。
王家孩子和他熟,知道他大方,没客气,接下来后,笑容满面地说:“谢谢孟叔。”
“孟叔真好!”
“孟叔放心,我们会罩着聿宝珩宝的。”这是王家的大孩子。
王春花还没回过神,看着很贵的糖便被孙子孙女装进兜里。
她:“??”
到这程度也没法说。
她瞪视不懂事的崽子们,朝孟九思尴尬地笑笑,“又让孟医生破费了。”
孟九思没在意。
“没事。”
朝王春花笑笑,他随林昭进院子。
京墨看见院子多出来个秋千,高兴地迎上去。
“是秋千呀。”
他抓住秋千的绳子,回头看双胞胎,征询聿宝珩宝的意见。
“聿宝,珩宝,我可以玩一下吗?”
聿宝点着头,“可以啊。这是我和珩宝求我爷给我们扎的,好玩儿吧?”
“好玩儿。”京墨言语肯定。
秋千在他这里不算美好的记忆,袁家有秋千,他想玩,金宝哥霸着不让,还伸手推倒他,姥姥不怪金宝哥,怪他抢金宝哥的秋千,他没抢啊,他只摸了下秋千绳。
小白也看见了秋千。
他看向孟九思,小声说:“爸爸,我想要秋千。”
小儿子难得提要求,孟九思觉得惊喜,说道:“好,等回去就给你们弄。”
矮圆矮圆的小男孩面露喜色。
他对孟京墨说:“哥哥,爸爸要给我们做秋千。我们可以在家里玩儿秋千了。我们不玩金宝哥的秋千,我们有秋千。”
金宝?
袁金宝?
孟九思眼底闪过晦涩。
他低头,声线温和地问儿子,“金宝不让你们玩儿秋千?”
小白敛目,眼睫轻轻眨动几下,慢吞吞地说:“嗯。金宝哥推我哥哥,姥姥骂哥哥。”
孟九思不知道在自己没注意到的角落,两个儿子受了那么多委屈。
他弯腰抱起小白。
语气耐心。
“爸爸要向你和哥哥道歉。”孟九思没管儿子听不听得懂,他郑重地道歉。
“是我没发现,让你们受委屈了。”
小白看着爸爸的眼睛,突然笑开,他搂住爸爸的脖子,嗓音又甜又乖。
“没事,我和哥哥都不怪爸爸。”
他一抬头,看到荡秋千的哥哥,又道:“哥哥说爸爸工作辛苦,姥姥的一些小动作看不见很正常,我们自己小心点,别再动金宝哥的东西,这样姥姥就没机会说我们啦。”
孟九思眼酸。
难怪。
难怪有段时间,京墨和广白不乐意去袁家。
“……以后有什么事,都要告诉爸爸。”他抱着小白走向京墨,对两个儿子说:“你们俩永远排在工作前面。我努力工作,是为了给你们最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