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屠城(五千)(2 / 2)
然,就在县衙之中,一名货郎打扮的男子却正在给宋言汇报安州城的情况。
当听到堂堂永昌城,宁国第一雄关,居然在一夜之间被攻破的时候便是宋言,还有身边的章振,雷毅,都不由变了脸色。
这怎么可能?
永昌城,城墙高大厚重,比之新后县有过之而无不足。
想当初,新后县会被女真攻破,那是钱耀祖那个蠢的,强行逼迫将军率领军队出去和女真的骑兵野战,导致被团灭。
永昌城又是什么情况?
这货郎,姓陈,名继良,是部署在安州城的一名锦衣卫,主要负责消息的汇总和传递。
似是看出了宋言面上的疑惑,陈继良解释道:“永昌县这一次之所以会这么快沦陷,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军粮!”
“原本朝廷划拨给永昌边军的军粮都被安州刺史马志峰贪墨……当然,贪墨的肯定不是马志峰一人,上至朝堂大员,下到安州各级官员,乃至于刺史府的小吏,都有参与其中。”
锦衣卫有人混入了安州刺史府,是以对那边的情况有所了解。
“这些军粮,被马志峰想办法偷偷送到了漠北,卖给了匈奴。”
“马志峰具体卖了多少银钱不得而知,但永昌县的边军却因此吃不饱饭,现如今每日只有两碗稀粥果腹,连个窝头都没有,勉强维持饿不死的程度。”
“永昌三万边军,都是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跟匈奴那些蛮子厮杀的。”
啪嚓。
被宋言抓在手里的茶杯,瞬间被捏的粉碎。
饶是宋言,在外人面前多是维持沉稳模样,可这时候也是控制不住。
身侧章振和雷毅两人也是面色铁青,几乎是同声骂道:“王八蛋。”
用力吸了口气,宋言摆了摆手:“继续。”
“第二个原因,是军械。”陈继良看了看宋言,再次开口:“根据我们打听得来的消息,永昌城的边军,已经足有九年没有更换盔甲和武器了。”
九年?
这个数字出来,宋言三人面色便更加难看。
按照宁国规矩,军械需要三年更换一次,这是超期了两倍啊。
宋言眉头紧锁:“若是我没记错,在去年的时候,尽管国库空虚,可宁和帝依旧是想办法凑了几百万两银子,为之还变卖了不少宫中藏品,让工部购买大量原料,制造一大批盔甲,武器,这些装备可是优先供应边军的才对。”
陈继良苦笑:“陛下是让工部生产了武器装备,但……武器装备下发到刺史这边之后就不归工部管辖了……这些兵器也被马志峰转手卖给了匈奴人。”
嘶!
雷毅和章振都倒吸一口凉气。
倒卖粮草也就罢了,连军械装备都敢倒卖?这马志峰是疯了不成?就算是那钱耀祖,也只是给女真送粮送钱送女人,也没有运送武器装备啊。
宋言却是呵的一下笑了,都说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可实际上他们的胆子怕是要比武将还要大上许多……只要利益足够大,就没有什么他们不敢做的事情。
卖武器卖装备卖粮食又怎样?
油水够足,国家照样卖。
“边军装备本就年久失修,盔甲提供不了多少防护,武器更是生锈迟钝,相反,对面的匈奴人手上拿的,身上穿的,全都是宁国最新生产的,一来二去,情况就更加糟糕。”
“至于第三条原因,便是这一次匈奴人实在是太多,少说也有十万之众。”
“另外,卫天诚卫将军在察觉到无法拦住匈奴之后,便命令亲兵安排永昌县内百姓撤退,同时让亲卫去刺史府求援。”
“然,马志峰正在寻欢作乐,一怒之下,便将求援的亲兵给杀了。”
“至于援兵,自然是没有的。”
“马志峰大概觉得,他和匈奴的关系不错,匈奴应该不会对安州城动手。”
“三万戍边军,包括卫将军……最终全部战死。”
贪得无厌的蠢货。
每个人的脸色都显得异常难看,胸腔中都憋着一股子气,尤其是想到宁国悍不畏死的士卒,穿着破烂的盔甲,拿着生锈的武器,饿着肚皮,抵挡十几万大军,到最后全部战死,一个不剩……那是何等壮烈?何等悲凉?
而马志峰则是在刺史府寻欢作乐……
那种强烈的憋屈,便让每个人心头都涌现出一种想要疯狂去破坏的冲动。
“马志峰,我必杀之!”
宋言低声喝道,一掌拍在扶手上,太师椅的扶手瞬间粉碎。
陈继良身子哆嗦了一下,似是有些害怕宋言身上近乎沸腾的杀意,但还是硬着头皮继续汇报:“因着卫将军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县城内人提前撤走,没能在永昌县得到想要的东西,匈奴大王子阿巴鲁便下令麾下士卒,直扑下一个县城,并且下达了屠城的命令。”
“迄今为止,已经有江油县,福兴县两座县城被屠。”
“不过这两个县的县令,留下兵卒抵挡匈奴,自己则是带着家眷提前跑了。”
“若是我的估算没错,阿巴鲁应该正率领着麾下三万多匈奴蛮子,前往荣谷县,荣谷县后面便是安州城。”
“马志峰应该也要准备跑路了。”
宋言深吸了一口气:“你做的很好,继续安排我们的人盯紧安州城的情况,尤其是阿巴鲁和马志峰。”
“我要他们两个人的命!”
……
四月中旬。
正和陈继良预料中的一样,此时此刻,安州城刺史府正乱做一团。
马志峰早已不像之前那般稳如泰山,更没有时间再去同刚纳入府中的第十七房侍妾嬉闹,好似热锅上的蚂蚁,于书房中走来走去,面上的表情满是焦急。
他后悔了。
当然,他不是后悔倒卖军粮军械,毕竟他赚了很多钱。
更不是后悔,没有派兵支援卫天诚。
而是后悔,在那日晚上知晓匈奴大军来袭的时候,就应该早些准备,好提前从安州城撤走,如此几百万贯的家财就能保住了。
谁能想到这一次匈奴居然来真的。
谁能想到,匈奴那些狼崽子居然完全不在意和他之间的交情,他派过去的信使直接就被剁了脑袋。
已经有两座县城被屠杀,看匈奴行军的方向,明显是直奔安州城而来,想到那两个县城的惨状,安州城一旦被匈奴攻破,结局肯定也好不了多少。该死的,他可是刺史,是正三品的大员,是士大夫,怎能跟那些泥腿子一样被匈奴人给剁了脑袋?
现在虽然还有撤走的机会,但那一箱箱银子,数不清的金子,珍珠,美玉,古董,字画又该如何带走?
带的东西多了,势必会拖延逃走的时间。
可不带上,实在是心中不甘,毕竟这是他为官几十年,辛辛苦苦才贪污来的。
而且,就算是要逃,又该逃到什么地方?
彭州?
定州?
亦或是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