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受到了一万点暴击(1 / 2)
第215章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巨舟劈开碧波,白帆扬起,一路向前。
咸咸的海风扑面而来,日光晒不到的阴凉处,还能让人感到一些寒意。
沐英以及平安两人,分别乘坐于两条船上。
这是朱元璋专门进行的交代。
海上航行,终究与陆地不同,虽然这个时候海上风暴不多,可万一要是遇上了,他们在一条船上,都折损在了里面,那对朱元璋来说,可就让人心痛了。
为了安全起见,以防万一,所以便做了这等交代。
沐英平安两人,是这次的负责人,且以沐英为主。
可使团的正副使,却不是他们两人,而是两名千户。
之所以如此,这里面有着朱元璋的考虑在其中。
如今局势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不同。
他已经决定对高丽那边用强,要将高丽纳入华夏。
可毕竟北元未灭,如今灭北元才是对外的首要任务。
对于高丽,那自然不能集大军进行攻伐,不然很容易会扰乱计划。
也是因此,朱元璋才会想着让沐英,平安两人前去,采用外交的手段来解决事情。
只不过这次的外交手段,要比上辈子激烈的太多。
让平安沐英两人隐藏身份,所为的还是方便他人来到高丽那边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更好行事。
毕竟,以往所派遣的使者,大多都是千户级别,甚至于还有百户。
这个时候却一下子就将沐英,平安这两个自己的义子给派遣过去,着实太过于反常。
一看就让人觉得有所谋划。
会让高丽那边的人升起警觉之心。
一旦如此,那有些事儿可就不太好办了。
所以,朱元璋会在这次的事情上留这么一手,做出此等安排,沐英平安两人,对此自然没什么异议,都表示认同。
敌在明,我在暗,这乃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而且,他两个只是名义上不是正副使,实际上整个使团都要听从他们的。
回想着义父对他们做出的种种交代,对接下来的高丽之行,二人皆是兴趣盎然,带着诸多的期待。
至于说此行的危险……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
怕危险就别出来做事,在家里搂着婆姨睡觉也就是了。
在他们满怀期待之中,巨舰一路劈波斩浪而行,渐渐地靠近了耽罗岛……
……
苏州,杭州,松江府等地,最近一段时间,不少事情在悄然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人心上。
话说,朱棣之前奉命在这边开设市舶司,又有那些人造反的事实在。
那当真是的在这里狠狠的杀了一批,以强硬的姿态,把市舶司给搭建了起来,并成功的运营。
活下命的这些人,个个看起来都很老实,表示唯命是从,愿在市舶司里好好做事,绝对不再胡作非为。
而实际上,又有多少人真的甘心就这般失败,甘心把众多的利益拱手让人
海贸的利润很大,他们的胃口早就被养大了。
哪怕是迫于强权,暂时认输,可心里面终究还是有些不甘,想要看到一些奇迹发生。
而他们最为期待的,便是海上的海寇。
陈、方两部海寇很能打,这点他们是知道的。
并且也知道,对于朝廷这边设立市舶司的事情,海上的海寇们反应也必然十分激烈。
远比于他们还要更加的着急上火,不会轻易妥协。
那么这一次,朱老四带人出海,开启市舶司的第一次外贸,海上那些海寇,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咽下这口气。
必然会对其迎头痛击。
明朝兵马在陆地上确实强横,可是到了海里,那谁输谁赢还真说不准。
有极大可能是大明的水师,被打的惨不忍睹。
不少人都很有信心,因为他们对海寇的实力很了解。
自从朱棣带人出海后,就有很多人那是抓心挠肝一般的翘首以盼。
盼着他们所期待的消息传来,盼着海上海寇能够立大功,把朱棣打的落流水。
他们很清楚市舶司的情况。
货物一直在生产,朝廷一直在贴钱。
若是这一次,货物没有卖出去换成钱,在海上遭到了海寇的重创。
那可就把老婆本都给赔掉了。
再想要组织起人手,跨海远航,基本上已经不可能。
就连国内朝廷组建的国营企业,也将会轰然崩塌。
这次出海可以说,是皇帝他们拼尽全力,才能做出来的。
若在这一次的事情上遭受了这么大的挫折,今后再想要组织起这么多的兵马,再次开海远航基本上不可能。
就算是真能组织起来,也同样没办法避免再次被海寇攻打
一旦如此,属于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市舶司在今后,将会逐渐的名存实亡。
他们这些人,又可以接着开启他们的事业。
就算是受此影响,没办法再回到以往的辉煌。
可是,只要看朱元璋和朱老四他们遭受这么大的挫折,吃这么大的亏,也都是乐意的。
最好是朱老四能直接因此而死掉,被海寇千刀万剐了,那才最是让人解气。
在他们千呼万唤,日思夜想的盼望之中,海上的消息终于传了回来。
可结果与他们所想,却截然不同。
不是朱老四这个朱阎王,吃了大亏,被打的落流水。
而是被他们给予了极大期望的陈方两部海寇,遭受了重创。
非但没能如他们所想那样,给予朱老四重击,反而被朱老四给消灭了!
陈方两部海的首领尽皆殒命,就连他们的老巢,都被朱棣带着人给端了!
从此之后,海上再也没有陈方两部海寇,做生意不必再担心会被海寇骚扰。
消息传回,令那众多翘首以盼,等着听好消息的人全都懵了。
承受了一万点的暴击。
这么个消息和他们所想,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以至于得到消息时,许多人都不愿意接受,都在怀疑这么个消息是不是假的。
怎么可能啊!
明明按照他们的了解,朱棣这边的兵马在海上和海寇们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来到海上作战,只有被海寇打的份儿。
可哪能想到,最终的结果。居然是如此!
面对这些人的疑惑,郑士元以及很多市舶司的官员,国企的负责人,都非常贴心的给他们进行了答疑解惑。
将更多他们所知道的,海上的战斗说与这些人听。
着重讲述了洪武大炮的威力与数量,与战争的具体经过。
随后,又亲眼见到了那很多被砍下来后,经过一番腌制处理,带回来的海寇头颅。
他们也不得不接受这么个结果。
哪怕心里面再震惊,再不可置信,不愿意接受此事为真,也不得不接受这么一个结果。
那些,以往在海上多年,在他们看来无敌的海寇,就这般被摧枯拉朽一般的解决了。
朱老四这个朱阎王没有死,还把事情做成了。
把他们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给掐灭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对人心的震慑有多大,可想而知。
那些原本还有着一些希望的人,彻底被断绝了希望,变得老实起来。
再不敢想七想八。
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市舶司才算是站稳了脚步,彻底的建立起来。
这一场消灭海寇的战斗,是市舶司的立身之战。
断绝了那些怀有二心,还有这一些念想的人,最后的一点想法。
等到朱棣他们这次出海的商船能完成贸易,带着众多的金钱,还有在外面采购的货物返航。
那么市舶司就彻底的安稳下来了。
再没什么能够威胁的市舶司。
郑士元,以及很多市舶司的官员,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市舶司里、以及国营企业中的变化,一个个都显得很欣喜,并有长松一口气的感觉。
还好!还好!有着陛下的深谋远虑,又有燕王殿下,身临前线,与敌拼杀,一举剿灭海寇,打了这么一场漂亮的仗。
接下来的很多事儿,就彻底安定了。
他们是真的有些不敢想,一旦这次在海上遭遇了失败,众多货物没有卖出去,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